整個動作行雲流水,樊青愣了足足三秒,轉身盯著已經開啟衣櫃選衣服的欒也,好笑中夾雜著震驚。
“你幹嘛啊?”
“耍流氓。”欒也頭也不回,語氣漫不經心。“不服氣憋著。”
樊青盯著他,沒能說出話。
欒也找衣服之前就先把上衣脫了,這時候赤裸著上半身,俯身翻衣櫃裡疊好的衣服和褲子。後背的薄肌線條流暢,面板在清晨的光線下白得分外明顯。
面板上從肩胛到後腰,各種深深淺淺的紅色痕跡也很明顯。
怎麼弄的?
哦,我弄的。
我怎麼能弄……成這樣。
樊青喉結滾動了一下,欒也起身前一秒走過去摟住對方的腰,低頭在對方後背親了一口。
這次下樓沒遇見人,兩人隨便吃了點東西。到不急工作室的時候已經中午了,門口有幾個遊客正在拿著展示用的紙傘拍照。
有個男生幫女朋友拍了好幾張,勸道:“喜歡就買一把唄。”
“顏色不好看。”女生有點猶豫,“看久了肯定膩了。”
樊青看了她一眼。
欒也那支三分多鐘的影片剪得恰到好處,除了造紙,還穿插著當地的風景和各種民族文化,是能夠吸引年輕人的風格。李弘闊發布以後火得很迅速,被各種官方賬號轉載。還有記者和媒體想要下來採訪,做個非遺産品傳承的專題宣傳。
“說是央臺駐雲南的記者,看到了我們的照片和影片,想做個專題報道。”李弘闊說。“下週一就來。”
欒也點點頭:“採訪你和楊大姐,挺好的。”
李弘闊下意識開口:“我——”
“你行。”欒也打斷他。“不行也得行,你是創始人加負責人,以後這種事肯定還有。”
李弘闊的拒絕卡了一半,硬生生轉了調:“可是人家說採訪要現場演示一下造紙過程——這個我和楊大姐還行。但他們還要問作品的創作背景和靈感來源,怎麼平衡傳統和創新,怎麼看待非遺傳承難點……太專業了,我說不上來。”
李弘闊苦著臉:“他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都緊張,還說有文旅局的領導一起過來,這也太多人了。”
“你來找我拍照的時候不是挺勇敢的嗎?”欒也笑了笑。
李弘闊聞言也笑了:“欸,那時候不是逼急了,死馬當活馬醫嘛。”
欒也看了一眼樊青。樊青開口道:“你和記者要一份採訪提綱,看看一共有哪些問題,我們能提前準備。”
見李弘闊點頭,樊青接著說:“像這種太專業的問題,我先給你打個草稿,你試著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到時候採訪肯定也要來好幾次,不行會重來的。”
李弘闊張了張嘴,估計又想說能不能你來,但在欒也和樊青的注視下只能憋回去,嘆了口氣。
“唉,我看到這種正式的鏡頭就緊張。”
“適應適應吧,以後肯定還多。”欒也說。“那麼多領導下來,多半是盯著非遺傳承這個點,看這裡能不能做個典型。”
“我們還能當典型呢?”李弘闊挺吃驚。“我之前都快倒閉了。”
“那更典型了,力挽狂瀾的實幹型企業家。”欒也道。
李弘闊也笑了:“他們還問照片和影片是不是我們自己拍的。”
欒也抬眼。
“我沒說你。也沒好意思說是我拍的。”李弘闊立刻說,“我說是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熱心但神秘的雷鋒型攝影師……”
旁邊的樊青忍不住笑了起來,邊笑邊去看欒也。
雷鋒型攝影師。
聽起來和鄉村振興村官有點異曲同工了。
欒也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