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主當時一心造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聞時頌也跟著去景山的莊子上,因為她怕聞時頌到時候挾持她妹妹來威脅她。等確定聞時頌不去之後,她才鬆了好大一口氣,但要聞時頌說,她的氣還是松早了,因為他早就給親衛首領阿達下了死命令。
一旦事情不對,就讓沈裡帶著小公主躲去他安排好的地方,那孩子照樣可以成為鉗制二公主的籌碼。
但是沈裡沒有,他不僅沒有跑,還選擇了義無反顧的來皇城找聞時頌。
最危險的皇城。
如果這都不算愛……
沈裡覺得他很有必要打住聞時頌了,再讓他這麼沒完沒了的腦補下去,自己都快要變成謝家大舅了,但是謝謝,他並不是個戀愛腦。
也不是個傻子。
敢在那個時候闖皇城,只是因為他很確定自己能幫得上忙,且有十分充分的自保手段。他是有底氣也有底牌說這個話的。
他的底牌就是他的金手指。
當時阿達對他介紹說,十六衛率領了大啟六百到八百個折沖府,折沖府分上中下三等,每府在一千二百人到八百人不等。銜蟬衛領了其中五十府,也就是大概四萬到五萬的兵力。當然,在二公主的秘密經營下,也許還存在擴軍瞞報的情況,也就是說現場的兵力只多不少。
守城的踏雪衛的規模也差不多,大概會更多一點,但踏雪衛分散在雍畿各處。
總之,現場這些人肯定已經兵戎相見,快亂成一鍋粥了。
太子留下保護沈裡的親衛明面上隨他出京的只有兩三百人,哪怕算上暗地裡的也不過千數。他們若什麼準備都沒有就不管不顧的逆行往皇城沖,那簡直就是主動往絞肉機裡送死。
但沈裡卻問:“那在這兩衛的將士中,血脈覺醒者的佔比又是多少呢?”
阿達不知道具體數字,但可以給一個類似的參考,普通人中血脈覺醒者的機率在幾千到幾萬分之一不等,世家的話大概能縮小到幾百甚至幾十分之一。看上去沈裡身邊有很多血脈覺醒者,實則只是因為朝廷聚集了全國上下大半最優秀的血脈覺醒者,真正的覺醒機率是很低的。
一個衛隊裡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血脈覺醒者是什麼屢見不鮮的情況,那之前金吾衛一個普通侍衛的覺醒就不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與討論。
每個衛隊中計程車兵基本都是普通人,因為一旦覺醒就會晉升成。而在將領中,血脈覺醒者的機率也不過常年穩定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我能讓在場所有東宮的人都覺醒,我們在血脈覺醒者的人數上就會呈現壓倒性的大優勢,對吧?”有了這麼多血脈覺醒者,他們也就有了可以進場談判的資本。
阿達愣住了,或者說直接傻了,但他還不忘點頭回答太子妃的問題,如果大家都能覺醒了,那當然是可以的,他們甚至可以以小博大。
但太子妃能做到這一步?
不太可能吧?
血脈力量再怎麼強大,也是有限的啊。
沈裡表示,力量確實是有限的,但金手指沒有啊。
沈裡也是在這一刻才明白了他這個金手指真正的含金量,血脈覺醒者的力量就像修仙者體內的靈氣,亦或者魔法師的魔力,或者普通人的體力,他們一次效能使用的上限都是有數的,總有力竭的時候。
金手指就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了,畢竟沈裡只需要動動手指,點點覺醒鍵就行了,這又能耗費多大的力氣呢?
他讓別人覺醒,只有覺醒條件這一個限制。
而聞時頌……
早就想到了這一步。
沈裡也是才發現的,他和聞時頌身邊每一個信得過的普通人,身上的覺醒條件都是滿的,也就是說只要沈裡願意,他隨時可以直接讓他們一鍵覺醒。
之前在試驗沈裡的能力時,聞時頌確實跟他要過很詳細的身邊人的覺醒條件。
但沈裡當時以為聞時頌要這些只是為了進行資料分析與對比,沒想到聞時頌悶聲幹了這麼大的事,他螞蟻搬家一樣以沈裡的名義幫他完成了身邊人所有的覺醒條件,當然,也是因為這些人的覺醒條件都沒有出現顏仲卿和楊了之那麼變態與特別的。
甚至,聞時頌連覺醒條件必須的給沈裡的禮物,都已經替他處理好了。
沈裡根本見都沒見過這些。
聞時頌也從沒有提過,因為他和顏仲卿一樣,是很不贊成沈裡隨隨便便給別人覺醒的,他覺得那樣沈裡需要承擔的風險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