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沈裡和岑夫子的推算裡,銜蟬衛也確實是這一次有可能回京換防的衛隊之一。
但就岑夫子說,銜蟬衛要換回來,也只可能是最後一個到,在京中的換防已經差不多結束,一切穩固之後,因為銜蟬衛和二公主的關系繫結的也很深,以老皇帝生性多疑的性格,他是不可能放心的。
雖然沈裡不知道換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可作為最後一個換防的衛隊,銜蟬衛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雍畿。
尤其是連這種代表著作戰的綁巾都出現了,還是在二公主的莊子附近,這實在不是一個多好的苗頭。
再一聯想到聞時頌最近神神秘秘的動作……
沈裡當下就逼問了聞時頌這次派來保護他的親衛首領,是的,聞時頌這次連自己親衛的首領都派來沈裡身邊了,下了死命令讓對方保護好沈裡,並盡可能的一切以沈裡為主。
親衛首領一開始自然是不可能說的,可是他越是不說,沈裡就越明白,聞時頌肯定什麼都知道了。
但聞時頌並不打算阻止,甚至有可能在推波助瀾。
為什麼?
若二公主真的打算造反,皇位只有一個,成王敗寇,聞時頌的態度怎麼都不應該如此輕松啊。他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聞時頌到底想幹什麼,說出來大概連沈裡都會不可思議。
他在替沈裡追查教主。
是的,太子殿下這個戀愛腦是真的純。他知道二公主要造反嗎?當然知道啊,只要能知道換防的時間,是個人都能意識到這是一個搞事的好時機。
但他覺得二公主肯定成功不了。
不是說二公主的計劃不好,事實上,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好的不能再好了,她身邊能幸運阿芙是真的有點東西。哪怕是倉促起事,在老皇帝自斷“經脈”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意外,二公主成功的機率還是蠻大的。
但事情壞就在壞在這裡面必然有意外。
如果老皇帝是那麼好殺的,聞時頌早不知道動手八百回了,哪裡還能輪得到其他人。他不殺老皇帝,難道是因為他不想嗎?
殺老皇帝的難點,從來不在於要使用何種手段,而在於他殺不死。
字面意義上的殺不死。
別問聞時頌怎麼知道的,他早就殺過了。
雖然當時他的心裡就一直有個聲音在不斷提醒他,你現在是殺不死父皇的。可他當時太過心高氣傲不信邪,早在皇兄意外死亡之後,聞時頌就忍不住對老皇帝下過手。竟然真的沒有成功,這些年聞時頌或直接或間接的協助過不少人動手,但是都不行。
所以,聞時頌覺得二公主肯定也不行。
那他還不如趁著二公主起事做點別的,好比監視一下杜言生。
杜言生一直表現的很好,除了聞時頌從角色面板上看到了他的真實姓名不叫杜言生以外,這個看起來老實木訥不善言辭的狀元郎幾乎沒有破綻。
可這就是為什麼人不能當好人了,因為一旦發善心就容易出現漏洞。
從杜言生給施娘子塞紙條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要暴露在太子聞時頌面前,他當時懷疑施娘子肯定有動作,那自然要從頭到尾的監視,怎麼可能只在放榜的時候看看。只不過施娘子確實沒打算做什麼,倒是叫聞時頌以外釣出了杜言生。
隨著後面杜言生最終沒忍住對施娘子說話,就更是作證了他和平凡之眾有聯系。
因為正是平凡之眾救出了那些同樣被程家控制的與先後肖相的女子。
這平凡之眾是真的愛管閑事,他們不只要管程家的事,看起來連如今二公主造反都要來參合一腳,聞時頌並不關心著教主為什麼這麼關心二公主的死活,他只關心他能不能借著杜言生,抓住教主!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天大家都很忙。
二公主忙著造反。
杜言生忙著幫教主搞事。
聞時頌忙著替沈裡抓教主。
而沈裡……白天忙著開心,晚上忙著擔心聞時頌。
大家最後一起齊聚皇城,怎麼不算一種四向奔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