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殿下三思啊 > 第12章 入主東宮第十二天:

第12章 入主東宮第十二天: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冷燈看劍(古陵逝煙 報社 霹靂 主受) 外星老攻簽收中 鮫妖[重生] 他連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顏色 我成了最野的受[快穿] 末日遊戲之旅 一千零一夜[娛樂圈] 我的特異功能是烏鴉嘴 我媳婦兒有病[快穿] 敢負江山不負卿Ⅱ 不開玩笑 劍宗來了只暹羅貓 多得他 將琴代語 我物件腦子有坑(快穿) 撿到一個失憶的alpha 新王登基[電競] 無限進度條 漂亮社恐在豪門擺爛 是他先動的心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2章 入主東宮第十二天:

大啟皇室作為血脈覺醒的絕對擁躉,世代與覺醒了血脈的世家女聯姻,傳到聞時頌這一輩,不說所有的皇子公主都能覺醒吧,至少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能夠覺醒的。

並且大多都是小小年紀就展露了天賦。

其中尤以聞時頌一母同胞的親皇兄孝賢太子為最,他幾乎集合了歷朝歷代賢明太子的所有優點,出身中宮,德才兼備,在虛懷若谷的同時還長得格外好看,更不用說他還覺醒了與開國太祖十分相似的龍神血脈,可以禦風化龍,是哪怕在一眾強大的血脈中也十分突出的能力。

老皇帝不知道對這個嫡長子有多滿意、多驕傲,他的喜歡明晃晃就體現在對東宮的放權上,層層加碼,體系完備,已儼然如小朝廷一般。

可惜,孝賢太子意外身死,成為了老皇帝乃至是滿朝文武心中永遠的遺憾。

為了穩定局勢,老皇帝又匆匆立了嫡幼子為太子。可聞時頌今年已經二十了,仍未有任何覺醒血脈的徵兆。

就這麼說吧,他是除了年幼的皇子公主外,唯一一個至今還沒有覺醒血脈的。

聞時頌和他的白月光皇兄就像是兩個極端,是所有皇子公主中的異類。

以前在提到這位元後幼子時,人人都會說,小殿下矜貴自持,才智過人,雖沒能覺醒血脈,但再多的力量對於他這個身份來說也不過錦上添花,他的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後,兄長在未來也會是皇帝,太子孝悌仁善,絕不可能放虧待了自己的親弟弟。

聞時頌當時沒能覺醒血脈,甚至是個好事,能讓太子在放心喜歡這個弟弟的同時,還不用擔心地位受到沖擊。

可如今當聞時頌成為太子之後,大家對無法覺醒的他,就有太多的不滿與無法接受了。

每個人看著他的眼神裡都寫著“唉,可惜了,不管腦子與手腕如何,終究是沒有覺醒”。

在這種極大的壓力下,一般人的選擇要麼走向極端,瘋狂追求能夠覺醒血脈的辦法;要麼極度自卑以至於自傲,扭曲忌妒一切血脈覺醒之事。

但聞時頌不一樣,他就像個天生的反派,面對困難只會笑著說“事情終於變得有趣起來了”。

他真的非常享受這種以弱搏強,和眾人鬥智鬥勇的感覺,尤其是在他以普通人的身份,打敗了那些血脈覺醒之人的時候,他會感覺非常非常的爽。

直至今天,聞時頌這種“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隱晦樂趣,被他自己的覺醒親手打破了。

聞時頌大概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吧,就大概搞清楚了他覺醒的這份血脈力量是何作用——他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身份資訊。

姓名,年齡,覺醒血脈,立場以及野心程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只要聞時頌想檢視,他就能夠看到,若不想看了,這些缺胳膊斷腿的文字也能如臂使指的隨時消失。

這也讓今天早上站在無為殿上參加常朝的他,感覺自己就宛如一個正在戶部籍庫清點編戶的小吏,亦或者站在城門口負責挨個檢視別人路引計程車兵。

真的很沒有意思。

這些人姓甚名誰、有什麼血脈能力,只要聞時頌想,他掌握的龐大情報網隨時都可以為他拿到。哪怕是這些人的立場與野望,聞時頌在心裡不屑地想著,我又不是自己沒有腦子,難道沒有這份力量,我就判斷不出來了嗎?

事實上,此時朝上大部分人的立場,和聞時頌此前對他們的判斷並沒有什麼區別。

皇子公主虎視眈眈,群臣在側不懷好意,就連他的父皇都好像另有打算……這些他早就知道了啊,如今不過是站在這裡對答案,都沒能對出什麼驚喜。

聞時頌以袖掩面,打了個閑閑的哈欠,無聊,實在是無聊,不管是他覺醒的所謂血脈,還是如今朝堂之上各懷鬼胎的人心。

每個人都好懂得就像是一本翻開的書。

好比清流一派一再提出的民生疾苦,希望能適當減輕稅賦。出發點聽起來挺好的,直接就站在了一心為民的道德制高點,但他們真正想說的是百姓身上的稅賦嗎?不是的,他們只是想曲線救國,引起皇帝對北疆糧草度支的重視,意識到三司為這場戰事已不堪重負,不能再繼續窮兵黷武下去。

至少這些文臣覺得朝廷有重武輕文的徵兆,為了把事情扳回“正軌”,他們必須得說對北疆蠻族的用兵是窮兵黷武,是毫無度量之舉。

說白了,就是文武之爭。

除了清流一派和武將之間的矛盾,在臨近新春的這個冬天,朝堂上吵來吵去的還有不少事,什麼清河公主殺夫案,到底該如何收場才能給天下一個交代;春闈在即,要怎麼規避上一屆科舉舞弊所帶來的糟糕影響。

前者是朝臣以禮教為名對皇權的施壓,後者則是世家和寒門之間在取仕上的又一次交鋒。

汲汲營營,殊為可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