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乃昔年鬼國,追溯至諸神遍野的時代,一人有名土伯,不過息壤之下一凡人,卻偶得萬物母樹落下的一顆桃果,吞入了腹內。
土伯死後,魂體不散,桃果顯形於其身,成就其通天之能。後開闢酆都國度,創酆都神道。此後,九洲便多了一人物,強到造化生靈都不敢小覷,後稱其為酆都帝。
酆都匿於滄海,隱秘難尋,只聽聞唯有看到一棵大桃木,才可尋到度朔山,鬼門關便在那兒。神荼與鬱壘鎮守鬼門關,非死不可入。
酆都帝創下酆都神道,直接扭轉了天地間的大規則,使身死而道不消,魂居四海,亦可再行修煉。
只不過,九洲大戰後,酆都徹底消失於世間,酆都帝在大戰前為防酆都神道失了傳承,早就賜下陰陽卷。
心懷毒念,神道不授,陰陽卷便是令毒念消弭的神物,其數不過百份,或隱於山石,或藏於江河,尋得與否,全憑機緣。
淨化了鬼體,便可修酆都神道。然世間億萬鬼物,豈能都尋得到陰陽卷?
中洲之後,有鬼名張魯,生前受冤而死。死後怨氣滔天,硬生生地靠著生煉活人魂體,來提升修為,開創了一條與酆都神道全然不同修煉路途,殘暴、陰戾萬倍。
張魯自傲於己法,甚至妄圖摧毀陰陽卷,封鎖酆都神道,命億萬鬼物齊修煉生魂之法。後霸佔一山頭,併名其為鬼陰山,統轄萬鬼。
其行徑引得天怒人怨,屠村滅城,屍首萬千。神王白起承酆都神道,感召天地之怨,將鬼陰山三十萬鬼軍生生煉化,收入麾下,以將臣劍力劈張魯,絕了此難。
後《點兵冊》將此劍納入七十二天兵,排位二十五。
可是煉生魂之法已開,再難轉圜,中洲鬼道由此一分為二,若非尋得陰陽卷,便無法踏入酆都神道,成就神王之姿。億萬遊魂不甘默默歸於黃土隴中,故煉生魂之法總會綿長不息。
前有曰,修真三千大道。雖殊途同歸,然行路之上各自擇道,不相交融。
修真者若根基在靈根,靈獸根基在獸丹,鬼,卻是修一朵桃花。當年酆都帝為報桃果天賜之恩,遂以桃花入道,打通鬼脈,這亦是身死道不消的本源之理。度朔桃木花海繚亂,經年不滅,早已傳花粉授道。活人吸入,沉積於體,死後則以屍身為宿體,求生之意為養料,化體為種,凝花開道。
桃花盛開,魂體則不滅,唯待陰陽卷洗盡鬼體毒念,再行神道。蒼天不顧之鬼,則不平於福澤包庇,煉生魂而壯己身,催發血桃綻放,種赤骨桃樹,踏血冢之道。
初為魂體,吞第一口人血後,再遇陰氣,遂化惡鬼。再修多年,鬼體愈發凝實,其貌與寒屍無異,烏青一片,無一絲血色,乃稱厲鬼。
厲鬼吞生魂,飲人血,是欲詐屍而起,以抵禦陽火。行酆都神道者不懼桃木所煉之器,亦不懼人陽之氣、炎陽之火。
然張魯之血冢道,畢竟與酆都帝存天壤之別,諸多弊端都無法走正道去彌補,才想了這些邪法,遭萬人唾棄。
詐屍之體初為深綠,還塞進了一抹青黑之色,與那病入膏肓的將死之人沒什麼兩樣,修為約莫被圈固在凝氣五段至圓滿不等。
待人血充盈,雜血相交,能以成溪,鬼體則由綠轉藍,暗藍一片。這暗藍之色皆源自於人血與陰氣相和,層層降沉,化為暗藍屍血,使得乾癟的血管重新鼓脹起來。
暗藍厲鬼越過凝氣境,踏入氣旋境界,弱則居於束境,強則衝至化境。
直至厲鬼再吞千人血,屍血逆轉,煥然生活,血量已積小流成大河,盈滿周身,乃至於血氣外湧,體外死肌蒙上一層血色之霧,徹底化成赤色厲鬼。
修煉至此境地,再不濟也踏入了氣旋造境,固體境者更是尋常。在修真世界,固體境強者若非身居門派之中,不少都已集聚勢力,成方圓數十里的霸主。
這赤色厲鬼也就有了赤鬼之王的威名,身後群鬼追隨,一出現便引得陰氣滔滔,邪霧蔽日。
“有天狐在左,青藤在右,縱然天狐還未恢復至第三尾,重回固體境,但現下兩者合力,也可力抵造境強者了。
這桃花巷鬼勢還未成,這府上坐鎮的絕不過藍鬼,否則止一城之中,桃花巷再小都逃不過門派的圍剿。”雲蘇細細思忖了一番,手下動作一陣,潛入了主府。
喜歡九霄:雲起仙途請大家收藏:()九霄:雲起仙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