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簡在前引路,趙小禾領著大福幾只跟著進去,中途白簡瞧著幾只動物慾言又止,每次將要開口時盯著他的兩名部下就會警惕的打斷他,提醒道:
“白副將,元帥等很久了。”
白簡閉上嘴,生悶氣似的鼓起了腮幫子,撇過臉對著沒人的地方齜牙咧嘴翻白眼的搞怪,還當人家不知道,兩個部下都替他臉紅。
有這麼個孩子氣的上峰也是心累。
趙小禾倒是十分意外,軍營給她的印象都是硬漢的聚集地,居然還有白副將這種性格活潑調皮的大男孩兒,而且職位還是副將,怎麼長的?
出現了白簡這麼一個意料之外的人物,形成的小插曲叫趙小禾本來有幾分緊張的心情放鬆下來,慢慢找回了平時的狀態。
大營主帳。
趙小禾單獨進去。
元帥是個三四十的中年人,膚色略深,蓄著胡須,五官硬朗,神色嚴肅,不怒自威,他伸手請趙小禾落座,開口便道:
“本帥聽說京城有一位姓趙的年輕道長,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因而深受百姓們喜愛,小郎君也是從京城而來,不知道認不認識趙道長?”
趙小禾心裡吐槽,猜出來我是誰就直說,搞什麼迂迴談話,我還能不承認嗎?
趙小禾誠實的回答:“草民在京城落腳時日不長,人認識的不多,也不經常出門,所以究竟有沒有這樣一位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百姓喜愛的‘趙道長’,草民也不清楚。”
她姓趙沒錯,百姓們喜歡叫她道長也沒錯,可她早就“還俗”了,所以不算道士,自然也不是元帥口中的“趙道長”了。
百分百真話。
趙小禾的回答一點毛病都沒有。
元帥本想迂迴一下引趙小禾自己承認身份,結果對方竟然不接招,還把問題原封不動的給他推了回來,叫他準備好的話說不下去,不自然的清清嗓子:
“本帥問的是為我大齊帶來高産玉米,還有驅蟲的百淨粉的那位趙道長,就是小郎君你吧?”
趙小禾恍然,滿臉耿直的回答:“玉米和百淨粉的確與草民有關,不過草民真不是道士,早就還俗了。”
這到底是真愣頭青還是故意跟他裝傻?
元帥沉默片刻:“聽聞趙郎君憑借一己之力抓獲了鹿王和他手底下上千個土匪,不知是如何做到的,能否和本帥講一講?”
西北大營元帥最大,對方既然想聊天,趙小禾當然陪著。
她實話實說:“不是我,是獸群發狂,叫他們倒黴遇上了,我只是趕巧了撿個漏。”
元帥眉毛一動,不動聲色的瞥了眼趙小禾,眼前的年輕人的確相貌堂堂氣質不俗,但傳言過於誇張不可盡信,或許很多真相就和他自己說的那樣,趕巧了。
元帥內心雖然已有偏向,但沒有輕易下結論,決定再觀察看看。
“不管是不是趕巧,你抓住鹿王是事實,昨晚孟瓚回營,不顧自己觸犯軍令會有什麼下場,先向本帥舉薦你,要本帥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你。”元帥盯著趙小禾的眼睛,“你可願留在本帥帳下效力?”
瓦特?
現在的軍營難道流行立功的不給獎賞反而被拉著賣命當苦力嗎?
趙小禾滿臉遺憾和為難,嘆了口氣,簡直無奈到了極點:“可惜草民已經先答應了陛下,待修行結束後一定馬上回京。”
楊端同志,這鍋你先揹著,大恩不言謝,回去帶特産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