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玉米收了三日。
不用脫粒過秤也能看出來這次的比第一回收的玉米少了快一半。
哪怕少了一半, 也有千斤往上。
旁人羨慕,他們自己又喜又悔, 喜的當然是碩果累累的大豐收,悔的自然是為什麼當初沒沉住氣,若是老老實實聽道長的産量還能翻上一番。
後悔也沒用,只能怪自己蠢, 怪自己不堅定,並暗暗發誓從此以後定要堅定的跟緊道長的步伐,再也不人雲亦雲,輕易動搖。
玉米收獲過後, 也該準備播種小麥了。
小麥精細,一定要重新翻地,平土施肥,但玉米收獲後留在地裡的玉米杆怎麼處理卻是個大問題。
對此趙小禾早有應對辦法, 很早之前便將玉米真經提供的粉碎機、脫粒機的圖紙拿給工匠去做,這時候總算有了結果。
粉碎機和脫粒機被運送到打穀場的當天,京城內外時時刻刻關注趙小禾動靜的百姓聞風而動,紛紛跑去圍觀。
當阿醜阿甲他們看到機器的全貌和運轉的模樣, 第一眼就震撼了。
他們來大齊的時間不算久,對大齊的印象都是道聽途說, 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窮, 弱。
從大秦一路走到大齊, 路途所見也的確如此。
可被趙小禾扣下做苦力之後, 被迫做農活的這幾天裡看到的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是聞所未聞的“玉米”一物, 一穗竟有幼童一抱之大,顆粒上千,嫩玉米味道甘甜並且容易飽腹。
偶然間聽到村民的感嘆,似乎在一個多月之前已經收獲了一次玉米,那一次畝産竟然達到兩三千斤……即使是被這妖道祈福過的,那也太嚇人了些。
其次便是這名為“粉碎機”和“脫粒機”的龐然大物,外行人也能看出這兩臺機器的精巧和不凡。
兩臺機器操作起來也極其簡單,只需要一人坐在機器上搖動手柄,齒輪轉起,再把玉米稭稈丟進去,咔嚓咔嚓的聲響中,從側邊漏鬥中送出來的玉米稭稈已被切的粉碎。
脫粒機也是如此,甚至不必剝去苞衣,鏟一簸箕全丟進去,伴隨著鐵鑄利齒脫粒的噪音,幹幹淨淨的玉米粒以及被粉碎的玉米苞葉便分別從兩側的漏鬥裡漏出,只要拿麻袋接著就行了。
圍觀的百姓驚嘆連連,而切身感受到兩臺機器帶來的方便之處的村民一個個更是喜氣洋洋,高興不已。
“真不知該如何感謝道長。”見到這一切的大司農感慨萬千。
光這兩臺神物就能讓百姓省下多少力氣,幫百姓解決多少麻煩事。
這還只是其一,工匠們還憑著這兩臺機器産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若是能將他們設想中的東西做出來,那麼以後收粟米和稷麥或許也能用這樣省時省力的機器。
趙小禾面對贊譽只好微笑以對,反正也解釋不清。
身後的阿醜眼神複雜的看著趙小禾,至於看著趙小禾的時候浮上心頭的是什麼樣的情緒什麼樣的滋味,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