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蓮想到未來那被小夥伴給齊齊羨慕的情形,這小心肝都開始有點飄了。
蒲菱則是第二個答應的。她其實是這個家最老實,也是最膽小的。可出了尿褲a襠的事,又被蒲媽媽給那樣打罵,老實人心裡也開始泛起委屈和小小的逆反之心。
二姑娘蒲萍一看兩位妹妹都答應了,沒再多遲疑,也點了點頭。
等那豆芽一發好,蒲葦那小屋可就熱鬧了。
都在一個屋簷下住著,藏不住大秘密。而且,這些日子,兩家的孩子基本都打成了一片,言語之間,自然就漏出了蒲家的姐妹們在發豆芽的事。
發豆芽的過程是保密的,但最後的結果,就沒什麼保密的了。陳家人齊齊圍過來,看著那一盆又一盆,發得那麼粗那麼壯的豆芽,齊齊流露出了驚嘆。
唉呀媽呀,這蒲葦又露本事了!
你說說,明明都是人,怎麼就有人這麼能幹呢。
道東家的那個眼饞的啊,也忍不住揪了一根豆芽,往嘴裡一塞。嚼了嚼之後,她享受地眯了眯眼。
“甜!”
脆甜脆甜的,可口極了。而且,咬著嘎嘣脆,真是讓人忍不住還想吃。
蒲葦就說,“中午就炒豆芽吃吧。可以清炒豆芽,也可以豆芽炒肉。”
“好啊,好啊。”
道東家的趕緊點頭。有的吃,那是好事啊,趕緊先應下來再說啊。
而等中午那豆芽菜上了桌,那個受歡迎度,自然是別提了。吃過的,就沒有不說好的,更沒有不想著再吃的。
大冬天吃上這麼一盆綠豆芽、黃豆芽,那滋味,別提多享受了。
而經過了試吃環節,自然是圓滿證明蒲葦教授的發豆芽的過程,是完全可行的。蒲葦讓陳媽媽把剩下的那些豆芽,按照她的個人喜好,進行再分配,看是不是要送給關繫好的親朋好友什麼的。這頭和自家姐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發豆芽的行業中。
有了之前的實驗,這次投産,完全可以往大規模來。由蒲萍三姐妹在那操守,而蒲葦負責監督,新一輪的發豆芽又重新開始了。
蒲葦哪怕只是監督,但也沒歇著,因為相應的發豆芽的工具,都得由她來製作。要想掙大錢,自然是要能力之內,生産規模越大越好,如此,相應的工具也是越多越好。
期間,蒲家姐妹問起什麼時候回家。因為這是她們頭一次離開家這麼久的時間,也不是說她們想念蒲媽媽,而就是心裡很慌。還有,因為到底是在別人家,他們做什麼,都帶著小心翼翼。陳家人目前看,並沒有對他們表現出排斥,可他們天然地會拘謹。
蒲葦安慰她們,“急什麼!等你們賣了錢,傳出名聲,老媽自然就會來接你們。你們現在回去,那可就沒什麼面子了。回去了,也只會被罵、被嘲弄。但你們要是被請回去,那可就不一樣了。聽說過成語‘衣錦還鄉’沒有?”
三人有點頭的,有搖頭的。
蒲葦就給她們解釋了一遍,最後道:“手裡有錢,心中不慌。等你們掙了錢,再雄赳赳氣昂昂地回去吧。那才是真本事!興許,全村人以後還得巴結你們。會笑話你們的,估計不會有多少了。”
這也算是變相為蒲菱挽回些顏面。
尿褲a襠算什麼!
等掙了錢,就屁都不是了。
“再往遠的說,你們一直守著這發豆芽的技術,以後年紀大了,該嫁人的時候,都得有人搶著要你們!”
這自然是說的遠了。時代是變化的,真要是趕上了快節奏,興許就是天翻地覆也說不定。但這會兒,女人的盼頭,也就只有嫁個好婆家了。這麼說,也是最能安慰和激勵她們的。
果然她這麼一說,蒲萍她們就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
等再次成功地發了豆芽之後,蒲家所有的孩子,除了五歲的小蒲菖,其他姐妹,或是挑著,或者是挎著,各自提上不同重量的豆芽,朝著不同的方向,往附近村落散去了。
雖然已開春,但這寒風吹在人臉上,依舊是冷颼颼的。但有了新制的暖和的棉襖,胸膛裡更跳躍著馬上就要賺到錢的熱火,這些小姑娘們,愣是在冷天裡,笑得露出牙來。
也是這附近少有這個時節賣豆芽的。天冷,豆芽難發,哪怕能發出來,不懂技巧,也沒法發出來像蒲家姐妹搞出來的那麼粗胖、養眼的。那頭頂鮮綠或者嫩黃小帽的白乎乎的豆芽,純潔無瑕得就跟玉雕似的,會天然地勾起大家的喜愛,讓人看見了,就會忍不住想買一點。
而且,豆芽便宜,一分錢就能抓一把。普通人家抓上幾把,一頓飯,甚至一天的菜就有了。而且,豆芽多好吃啊,這麼爽口的東西,就少有不愛吃的。
蒲家姐妹們出去轉了一圈,也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先後轉悠回來。也是沒經過事,更從來沒像今天這樣掙錢過,蒲葦之前都特意囑咐他們,掙了錢,別露出來,淡定地回家就是,可這些小姑娘,勉強將笑容給壓在了進入陳家大門之前。
等一進入了陳家的院子,門檻還沒踏入呢,那笑容就繃不住了。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賣得好了。
道東家的和道西家的一早就在那等著呢,也猜這豆芽應該能好賣,畢竟,在這時節,可以算得上是獨一份了,但是他們沒想到,會這麼好賣。這蒲家姑娘,一個個會回來得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