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受驚之下,左右亂串,完全不受控制地各奔東西,由於地勢狹長,大軍隊伍排展不開,戰馬互相碰撞,互相踩踏,只聽得一聲聲慘叫,場面混亂不堪。
李盡忠大驚道:“不好!有埋伏!快撤!“
他勒馬想要後退,無奈後面層層疊疊都是西夏大軍,足有二十萬人,就算是有條不紊地後撤,要想在這狹長的山谷掉頭,都談何容易,更何況現在軍心大亂,主將一後退,前方將士跟著後撤,但後方士兵卻還沒反應過來,雙方戰馬你踩我踏,又是一番慘象。
說話之間,山上巨石不斷,不知砸死多少軍士,粗壯的落木橫亙在山路中間,將原本就狹長的道路更加完全阻斷,戰馬被落木絆倒,馬上士兵應聲落地,再被後面戰馬踩上,焉有命活?
李盡忠又急又氣,偏又心生無奈,只得加速後撤,勢要沖出烈風谷再說。
沖了數百米之後,背後的巨石重重砸在地上,攻勢落空,人員傷亡漸漸減少,李盡忠頓感壓力大減,正要松一口氣,忽然聽得半山腰殺聲此起彼伏,駭然之間,只見滿山遍野冒出偽裝好的宋軍,人人手持強弓勁弩,興奮地對著亂糟糟的西夏大軍,一陣亂射。
剛剛才逃離巨石襲擊的西夏大軍,還沒來得及歇口氣,馬上又陷入萬箭齊發的箭陣之中,一個個被射成刺蝟,至死還睜著大眼睛,不甘地看著烈風谷的一幕幕慘狀。
五萬大軍一頓狂射,西夏大軍死傷無數,再加上彼此間的踐踏,傷亡更是慘重。
最鬱悶處在於,宋軍利用地形,居高臨下地進行射擊,西夏軍落在下風,竟連反手的機會都沒有,此時除了逃離戰場之外,別無他法。
李盡忠看著跟隨自己一路殺來的二十萬大軍,轉眼就傷亡過半,心中幾乎吐血。
駕!
西夏人畢竟不是省油的燈,此時在逃生的信念支援下,更加策馬狂奔,眼看就要沖出烈風谷,李盡忠心中明瞭,只要己方沖出烈風谷,就自信可以回到西夏大營,雖然損失慘重,日後重整旗鼓,必定可以東山再起。
想到此處,李盡忠全速飛馳,勢要沖出烈風谷。
就在此時,前方豁然殺出一隊黑壓壓計程車兵,當中一人,立馬橫槍,狀若天神地擋在山谷出口,傲然喝道:“李盡忠,你還想活著出去嗎?”
卻不是杭州軍指揮使曹安還有誰?
李盡忠渾身劇顫,看著前方密密麻麻的宋朝軍隊,黑壓壓地殺過來,光是看人數絕對在己方之上,又裝備精良,以逸待勞,氣勢就更不用說了,李盡忠嚇得面無血色,肝膽俱裂,饒是他兇悍無比,驍勇善戰,見此情形之下,亦是鬥志全無。
戰鬥一觸即發,很快進入一邊倒的屠殺場面。
林星站在山頂,目睹著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近百年來,大宋和西夏連年戰事,其中大型戰鬥共有八場,參戰人數全部在十萬人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場:一場是西夏王元昊於1040年發動的延州之戰;另一場則是宋神宗於1081年禦駕親徵的靈州之戰。
這兩場戰鬥,雙方投入的兵力總共超過百萬,無論是西夏侵宋,還是大宋徵夏,結局都是以大宋的慘敗收場,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西夏對大宋保持著絕對的勝率。
只要開戰,大宋必敗,西夏必勝,成為很多人公認的想法。
然而今天,一切都將改變。
漫天的殺伐聲響徹雲霄,林星迴過神來,看著烈風谷中慘烈的屠殺場面,心中出奇地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他原以為,自己第一次上戰場,看到堆積如山的屍體,看到染紅大地的鮮血,自己肯定會受不了這些血腥,肯定要感到作嘔,可是當真正置身於戰場之時,林星卻是平靜如水。
或許,這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吧。
此戰宋軍大獲全勝,西夏主將李盡忠戰死沙場,麾下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無一倖免,烈風谷堆滿了西夏軍屍體,林星下令焚山,火化屍體,大火足足焚燒了七天七夜,才被大雨澆滅。
這一場戰鬥,讓人想起了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經此一役,西夏主力戰鬥力盡失,青壯年損失殆盡,沒有個幾十年,休想恢複元氣。
西夏從此一落千丈,日暮西山。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