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書接上文。
林星走在去宰相府的路上,心中思慮頗多。
自從被蔡京趕鴨子上架,攬下了解決章惇的這個爛攤子之後,林星就一直在想,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改變章惇的態度和做法,讓他不再在朝廷上呈遞奏摺,繼續中傷端王。
這顯然是個很艱巨的任務。
為此他想了很久,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眼下自己唯一能採取的措施,就是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章惇,讓他改變對端王的看法,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基於自己的現狀:人微言輕,官職太小,在京城沒有靠山。
心念及此,再不多想,林星加快了腳步,堅定不移地朝宰相府走去。
到了門口,通報傳達之後,林星等在門口。他並不擔心章惇會不接待自己,因為早在來之前,他就已將摸清了章惇的底細。
章惇,字子厚,福建人,博學善文,昔年王安石變法之時,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提拔他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加集賢校理,中書檢正,宋哲宗元祐八年,起用章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章惇既為相,複行新法,對元祐諸臣大肆報複,生者流竄,死者追貶奪諡,並企圖追廢宣仁太後,因宋哲宗感悟其非而止。章惇雖對付舊黨手段過激,事同弄權,但能不以官爵私其親人。
從這些史書的記載中,林星可以看出,章惇這個人,喜歡打擊政敵,但是從他不以權謀私,安排親人享受榮華富貴,可知他不是貪官,不是庸官,不是昏官。他只是一個政治手段很狠辣,對政敵毫不留情的這麼一個人。
所以要和他交談,就必須時刻把持政治這個話題,其它什麼人倫、道德、友情,都是浮雲。
因此,林星在拜帖中,只提了一句“共商國是”。
果不其然,很快章惇就接見了林星。
林星跟隨小廝,一路進了宰相府,府邸清幽雅緻,景色宜人,佈局規劃,一應高雅,彰顯主人的文化氣息。從府邸的裝修,亦可看出章惇不是享受物質的人,整座府邸的裝修簡約而不簡單,實用而不奢華。
進了書房,奉上茶水,屏退左右,寒暄完畢,兩人分主賓坐下,這才開始了正題。
章惇開門見山,直接問道:“林大人,本相似乎並不認識你。”
林星點點頭,不卑不亢道:“下官只是一個小小的六品京官,又是工部這樣的冷門部門,平時難得出入一次,宰相大人不認識下官,也是情理中事。”
章惇沉聲道:“既然如此,林大人所說的共商國是,又從何說起?”
林星坦然面對他的目光,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道:“國家大事,事無大小,下官雖然是個小官,但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情,自問有資格、有必要、有能力和宰相大人面相交談!”
章惇稍微一怔,想不到這個小小的六品官員,說話底氣如此之足,倒有幾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一時也來了興趣,問道:“好吧!既然如此,你倒說說,你有何國事要和本相交談?”
直到這時,林星才挽回少許主動,不動聲色道:“是有關端王之事。宰相大人日前多次在皇上面前參奏端王,王爺甚是揪心,特命下官前來,尋找解決的辦法。”
章惇本來還是好言好色,這句話一說出,立刻陰沉著臉,不悅道:“然則林大人現在是替端王當說客,想勸服本相不再上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