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書接上文。
端午節賽龍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廣州自然也不例外,當林星得知端午將至的訊息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辦一場龍舟大賽,好好的熱鬧一番。
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紛紛劃船拯救,借劃龍舟驅趕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久而久之,這個風俗就慢慢在楚國,吳國和越國盛行起來。
發展至宋朝,已經極具規模。尤其是嶺南一帶,由於河流眾多,江寬水深,劃龍舟之風更加風靡,且場面熱鬧,繁華盛大。
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端午時節龍舟競渡的熱鬧景象: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回府之後,林星立即令文官張貼佈告,告示州府會在端午節舉辦龍舟大賽,歡迎各路龍舟好手報名參加,在大江之上比賽競渡,一展龍舟風采。
訊息一出,立刻有大批的龍舟愛好者前來州府報名,一時間,州府西側的報名大廳裡人們絡繹不絕,往來不斷,市民的參賽熱情高漲至極。
三天下來,竟有二十多隻龍舟隊,上百號劃船舵手前來報名,此舉大出林星意料,想不到廣州的龍舟氛圍如此濃厚,看來林星不得不對即將到來的龍舟大賽重新規劃了。
首先要變動,就是要增加初選環節。透過初選,先淘汰一批參賽隊伍,否則二十多隻龍舟全部參加端午節當天的表演,任你大江再寬,也無法容納這麼多龍舟。
依照過往慣例,龍舟競渡一般以六艘船為佳,既保證觀賞性,又不失趣味性和競技性,所以林星決定只留六艘龍舟參加龍舟大賽,其它的船隻只能被無情地淘汰了。
得知新設了初選淘汰機制,舵手們非但沒有抱怨,反而更加興奮。一來龍舟比賽側重表演,趣味性強,重在娛樂,即便被初選淘汰,參加不了最後的表演,也沒關系。二來若能從多組選手中殺出重圍,進入端午當天的表演,本身就證明瞭自己隊伍的實力,這對參賽隊伍的人氣來說,等若是一次實力的宣傳。
可以想象,經過初選的預熱,端午當天的決賽,勢必會精彩紛呈。
這一天,林星早早地起來,官服齊整,前去龍舟大賽的初選現場,打算先摸清楚參賽隊伍的底細,來個先睹為快。
正和阿三出了州府,發現陳佳佳早就等候在門口,撐著一把遮陽傘,帶著貼身丫鬟翠兒,笑臉嘻嘻地看著出來的林星。
“林大哥,看龍舟初選去是吧?”
林星道:“是!”
陳佳佳走過來,挨著林星,道:“林大哥,也帶我一起去吧!”
林星不解道:“你這丫頭去幹什麼!”
陳佳佳揚了揚眉道:“看龍舟啊!人家可喜歡看賽龍舟的場面了!”
似乎早已習慣陳佳佳這種好動的性格,林星唯有搖頭笑道:“你這丫頭,生得一副女兒身,去偏偏是男兒的個性,真是奇哉怪也!”
陳佳佳古靈精怪地一笑,跟在林星身後,朝著大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