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一溜煙似地跑開了去,鐘鳳嬌亦腳步悉悉追了上去。
林星站在原地,望著鐘鳳嬌美麗的背影,笑著搖了搖頭。
鄭鐵山聽到小綠說出的話,又是欣喜,又是意外,笑著拍拍林星的肩膀道:“賢弟,你這個做知州的,整天為了百姓的事情奔波勞累,自己的事情卻置之不理。你看你,竟連成親這麼大件事情都忘記了。阿嬌姑娘跟了你這麼久了,你也是時候給阿嬌姑娘一個名分了,不然於理不合。”
林星也感到一絲愧疚和歉意,是啊,自己和阿嬌在一起有一段時間了,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畢竟宋朝不像現代,隨隨便便來一個七八年的愛情長跑,又或者是一輩子談戀愛不結婚,這在宋朝是無法理解的。宋朝女子極重名分,自己這麼拖著阿嬌,實在太耽誤阿嬌的青春,未免太自私了些,就算阿嬌不在意,難保世人不會有想法。
自己堂堂一州之主,豈能虛度少女青春?
想到此處,林星嗟然一笑,道:“大哥說得對!是我沒有考慮阿嬌的感受,才會一拖再拖。要不是今日小綠提醒,我竟還渾然不知,哎,我終究還是五大三粗,不明白女人的心思。今日既然知道了,我就要立刻著手去辦,成親之事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鄭鐵山見他一點就通,高興道:“這才是我認識的林星嘛!雷厲風行,說做就做!不過賢弟,莫說大哥不提醒你,成親可是極盡瑣碎之事,禮數和規矩眾多,你身為一州之主,更不能馬虎草草,需得交足規矩,才算完美。”
宋朝結婚很瑣碎麻煩?
林星忙請教道:“大哥,不知都有些什麼規矩和禮數?”
鄭鐵山推了推阿三道:“這個你就要問阿三了!他是司戶參軍,執掌民政,任何風土人情,典故禮數他都瞭如指掌。”
阿三不待林星垂問,點點頭徑直介紹道:“風土人情我確實比較在行。就拿成親來說吧,公子可能見過別人成親,但你可能不知道,民間成親講究六禮,只有依足六禮,方才完整。”
林星好奇問道:“哦!不知是哪六禮?”
阿三娓娓道來道:“所謂六禮,就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納採是第一關,公子想必知道,民間婚嫁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然公子和阿嬌姑娘相戀已久,但若要成親,還需到鐘府提親,如此才顯得誠心誠意。”
林星點點頭,道:“要的!要的!這是必須的!阿嬌是鐘先生的掌上明珠,我要迎娶他的千金,自然要徵求先生的同意,要不然有拐賣少女的嫌疑。”
阿三被他這幽默之詞逗笑了,搖頭笑道:“公子,這納採可不是兩手空空光靠一張嘴去說說就行,須得備下重禮,方顯出公子對阿嬌姑娘的愛慕之情。一般的羔羊,白鵝,豬牛就不用說了,公子還需親自手捧一隻活雁登門求親。”
林星一愣道:“活雁?”
阿三像說典故般解釋道:“不錯!公子想必知道,大雁深秋南飛初春北歸,來去有時,從不失信,送活雁寓意男女雙方信守不渝。”
林星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好,我知道了!大哥,勞煩你幫小弟去籌辦雞鴨牛羊等牲畜,我自去準備活雁,以示誠心。”
鄭鐵山道:“沒問題!包在愚兄身上!”
林星又問道:“阿三,那問名又是怎麼回事?”
阿三回答道:“問名就是參照公子和阿嬌姑娘的生辰八字,請術士看看兩人的八字是否般配。我覺得此舉大可不必,因為古人婚嫁多為父母包辦,男女雙方成親前基本沒見過面,所以要透過生辰八字來知道對方姓名,但公子和阿嬌姑娘相識多日,早已不需這些繁文縟節。”
林星深表贊同,道:“不錯!江湖術士,大多瞎掰,可信可不信!”
阿三點點頭,又簡要介紹了其它禮數。
林星聽得頭有點疼,這宋朝成親還真是多規矩,要一一交足的話,勢必會非常麻煩,不過一定會非常熱鬧,這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想到此處,林星吩咐道:“阿三,幫我廣發請帖,我要把廣州的知名人士都請過來,讓他們參加我和阿嬌的婚禮。另外傳信回韶州,讓韓文等人趕下來。還有,我想想,對了,派人快馬飛馳惠州,務必將蘇軾前輩請過來,他是重量級的貴賓,若沒有他的出現,未免星光黯淡。”
阿三一邊聽吩咐,一邊默記於心,道:“好!我都記住了!”
林星舒一口氣,道:“現在,我也該去鐘府見見未來的老丈人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