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書接上文。
天上一輪明月高掛,圓白皎潔,月華如水,灑在婆娑的竹林之中,看起來宛若仙境。
此刻在竹林中央,擺放著一張小圓桌,蘇軾和林星對坐飲酒。鐘鳳嬌用膳完畢,見此情形,知道這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暢談,她早已知趣地去休息了。
蘇軾興致勃勃地位林星斟酒,道:“這是杭州特産桂花酒,不但酒味醇厚,柔和可口,兼且有安神活血之功效,小兄弟多飲些。”
林星瞧往杯中琥珀色的美酒,透明清亮,一陣桂花的幽香,中人慾醉,不用喝進口已是飄然雲端的曼妙感覺。
蘇軾又夾了幾塊肉放入林星碗中,道:“我這道東坡肉的訣竅是慢火、少水、多酒,出鍋之後,色香味俱佳,小兄弟嘗嘗看。”
林星嘗了一口,果覺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道:“晚輩何其幸也,能品嘗先生親手做的東坡肉,還能和先生把酒言歡。”
蘇軾笑道:“說起來,我還不知道小兄弟叫什麼名字?”
林星這才意識到自己尚未自我介紹,忙道:“晚輩林星。”
蘇軾唸了念他的名字,旋即笑道:“若我沒猜錯,林老弟是個當官之人。”
林星一臉錯愕,不解道:“先生從哪裡看出來?”
蘇軾說道:“我為官多年,對官員多有了解,有時候不用別人介紹,一眼就可看出哪個是官,哪個是民,這是多年的閱歷。”
林星心道原來如此,蘇軾的眼光果然不是蓋的,佩服道:“先生猜得很對,晚輩正是廣州知州。先生過的橋比我走的路還多,難怪有如此犀利的眼光!”
“犀利的眼光?”蘇軾呵呵笑道,“林老弟真是風趣,為何我覺得你說的話新奇獨特,以前聞所未聞。看來是我老了,和你們這些年輕人有代溝了!”
林星說得是現代人的話,蘇軾當然沒有聽過,反正解釋不清,便笑道:“先生說笑了!雖然說話方式有些不一樣,但說到為官之道,或者是詩詞之說,卻是一致的。”
蘇軾點頭道:“不錯!文學切磋是不分輩分的。我看林老弟談吐文雅,想必是個飽讀詩書之輩,我蘇軾素來喜歡弄文,今日難得和林老弟把酒言歡,若不做上幾首詩,未免大煞風景!”
古人素有飲酒作詩的習慣,蘇軾更是精於此道,這一點倒是和詩仙李白有點像。林星雖然覺得這習慣很瀟灑,但自己肚中無墨,怎敢和這大文豪拼酒拼詩,於是謙虛道:“先生文壇至尊,晚輩豈敢在先生面前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蘇軾豈不知他是謙虛之言,道:“林老弟過謙了!”
說罷端著酒壺,站起來仰望天上明月,只見月光燦爛,高掛中空,似能勾起人無限的思緒,蘇軾走了幾步,沉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是蘇軾的傳世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歷來是中秋望月懷人的經典佳作。這首詞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裡的曠遠境界,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