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鐵山故作神秘地笑道:“賢弟,以後你就會發現,大哥麾下的人才,多得超出你的想象。”
“哈哈!那小弟就拭目以待了!”
當下計議一番,安排瑣碎。
經過兩天緊鑼密鼓的籌備,到了除夕這一天,三味書屋依時完工了。
將前任知州的府邸改造成書屋,體現了林星尊重知識,尊重書籍,關心學子的情懷,為韶州文化事業樹立了標杆。三味書屋設有四大機構:第一層是新華社,由前堂改造而成,用報刊的形式記錄韶州風土人情;第二層是起點書苑,由中堂改造而成,旗下網羅大批書生,專門撰寫奇聞異事;第三層是韶州圖書館,由書房改造而成,專門陳列各種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供人參觀檢視;第四層是藏經閣,由後院改造而成,專門收集名貴古玩字畫,奇珍異寶。
至於三間鐵匠鋪,則被改造成新華書店,以連鎖書店的方式,銷售各類書籍。
三味書屋開館之日,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龍騰獅舞,鞭炮齊鳴,好一派熱鬧景象。
林星看著三味書屋招攬的上百名落魄書生,經過一番打扮,個個精神抖擻,融貫煥發,見了自己抱拳唱喏,頗有種“天才英才進入吾彀”的快感。
眾人之中,韓文最是意氣風發,一洗昔日頹唐之氣,興奮道:“大人,今日書屋開張,請大人妙筆一揮,為書屋題幾副對聯。”
陳傑一臉虔誠,道:“不錯!大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所題之聯勢必流芳千古。”
眾人一片溢美之詞,將林星捧上天了。
這些家夥,什麼都好,就是太崇拜自己。林星很想說一句“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但面對無數雙殷切而狂熱的目光,終究盛情難卻,只好答應題聯。
遠求海內珍藏本,快讀人間未見書。
小小店堂諸子百家皆過客,皇皇寰宇三才萬物入奇書。
墨香盈庭,朝雨只為書生下。書芸充洞,此店非獨生意經。
題了好幾副對聯之後,林星漸感詞窮墨白,自己這個偽才子,再裝下去可要露餡了。於是見好就收,命人貼好對聯,大手一揮,眾人各自散去,各忙各的。
時值除夕,正是一年之中的最後一天,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韶州城內一片熱鬧繁華的景象,年貨充裕,字畫滿街,人潮往往,喧聲鼎沸。
此時此刻,林星不忘關心城中的孤寡老人,於是置辦些年貨,領了幾個雜役前往孤寡老人家中慰問。以前每到逢年過節,市長都要去基層慰問困難群眾,林星經常隨同前往,因此養成了習慣。
出了書屋,正欲驅車前往,韓文連忙跟了上來,說要一起去,林星很是不解。
韓文收拾好筆墨紙硯,背上書框,道:“大人不是教導我們,新華社要及時報導韶州動態嗎?如今大人要去慰問困難群眾,這在韶州還是第一次,這麼重要的大事,我們豈能不報導?”
這些人真是少見多怪,這算什麼大事。不過想想也很正常,在韶州的歷史上,從沒有哪個州官逢年過節去慰問困難群眾,林星可算是開了先例。
於是不在阻攔,當下開拔出發。
在第二天出版的新華社第一期報刊中,刊登了專欄作家韓文的隨行記錄。全文用樸實無華的文字,真實地記錄了一個地方官員走訪基層,看望慰問,和困難群眾閑話家常的感人事跡,全景再現韶州之主“情為民所繫”的高尚情懷,在百姓中引起強烈反響。
此文開創了報導州官事跡的先河,從此以後,每逢州官出行,都有隨隊書生跟蹤報導,並且這些書生有了一個嶄新的名號:記者。
這是後話,暫且表過不提。
當晚,城樓舉行了盛大的焰火晚會,州府花銀子搭建舞臺,聘請各大藝人,有唱戲的,有說書的,有彈琴的,有跳舞的,有雜耍的,有武打的,為韶州百姓呈現了一臺高水平的晚會。
這臺晚會的主題是與民同樂,書生們見臺上臺下其樂融融,於是取名“春節聯歡晚會”。
在晚會上,林星發表了一番聲情並茂的致辭。
第二天,《韶州知州林星在除夕焰火晚會上的講話》一書由商務印刷館印刷,新華社出版,起點書苑發行,各大新華書店有售。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