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後面手抄的也都是他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東西這不廢話)。秦珏大概地統了統,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他不喜歡,所以雖然也抄了但字跡大而醜;行軍打仗、遠遊冒險他很喜歡,所以抄得很工整具體而且沒有吐槽。總的來說,很長知識。
秦珏仔細捋平紙頁,也把它放到一旁。第三本會是什麼書呢,他搓搓手,表示很期待。
《新冥府改革試施行條例第五版》,編著閻羅王,抄錄者項存空。
“滄海桑田,萬事不空。猶記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水傾注人間。後土女媧不忍人類受苦,於是煉五彩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其功不可量也。
然天河貫落,陷地為空,不知幾千裡。娘娘以剩餘蘆灰遍塗固化,其上覆土,又揭十鱗與沾精血,橫道而處以為記。鬥轉星移,十鱗化神,正為孤十兄弟。謬人曰孤等‘女媧之腸’,實乃藏之蛇鱗也。然無敢隨姓,自名天幹十等,字首豐將二字,意為‘風漿’、‘風將’也。
孤十遊蕩塵世,見慣飲災遊魂于山川間流離,而生人十不見一。娘娘感孤等所思,痛亡者之苦。故施轉大地術法,化一分身煉為六道輪回,落嵌於天河陷地之下。輪回深不可及,謂之九泉。九泉收納亡魂,以及再造,實三界輪回往複也!
天道感娘娘功德,賜下《人書》。書有九百九十九片,娘娘取下十片各煉一殿共十殿,九片去九方固定輪回。餘者共九百八十片,取四九之倍數,化簡為書煉成《生死簿》,以為天魂暫留之所。又筆錄眾生之善惡因果於簿上,不在其列者,重五十數唯有一耳。筆名春秋輪回筆,即縛簡之繩也。
孤十兄弟各掌一殿,號‘十殿閻羅’,各有人間界分身為民所祭,本名本姓早失之長河裡,無有再提。孤本前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依律降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娘娘與兄弟憐孤,遂放於輪回。
數世渾噩。直至北宋鹹平二年,降於廬州,人稱包文正,外譽包青天。思一生,剛直不阿,大公無私,執法嚴謹又不失人情,每每伸張正義之餘又導人向善。可為何百年後,奈河冤聲依舊?真冤乎,假冤乎?
蓋人之喜、之怒、之哀、之懼、之愛、之惡、之慾,俱為天道所應。陰曹冥府既為輪回,當先輪後回。管你貧富貴賤,任你善惡冤曲,入得地獄,再無今生。莫道天道冷,今生事來世應,此才是輪回。
文正悟得大道,卻是兄弟緣盡之時。劫時天雷滾滾,十殿化為一殿,兄弟亦合而為一,同稱‘閻羅天子’。此真天道乎?實大難也!
大劫突至,孤唯有書筆,退守冥城。感黃泉傾覆,陰山震蕩,輪回空間縮脹無休,真末日也。而以孤大道初成之能,亦未能親至天人兩界一窺究竟,實三界聖人合力爾。如此,三界分離,歷十萬八千餘年。……”
秦珏咂咂舌,照書上所說,包青天是公元一零六二年逝,到現在二零一六年也才近千年時間。難道,冥府的時間改變是在宋朝後?一天一年,這樣算,差不多就是那段時間……難道那就是所謂的三界大劫?
繼續往下看。
“概三界動蕩,仙佛隕落,人心不古,冥府終究只是過客之棧也。然三界雖變,天道依然。因果報應,善惡輪回,又哪管他一天一年抑或一天年年?
死亡絕非結束,而是另一段開始,猶如娘娘孜孜不倦地教誨,直至爾等參透大道、不死不滅。不死不滅何為乎,同與天道憫人也。”
看完前言,秦珏慨然以嘆。
說什麼聖人忘情、天地無情,都是謬論。女媧娘娘成聖前,造人補天創立輪回。難道會過河拆橋,成了聖就忘了悲憫世人了?還有斬三屍成聖的,他們忘情了嗎?不是還有善屍嗎?何為善屍?
說這些話的,不過是別有目的。就像有人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富了,卻為富不仁,完全忘記帶動另一部分人,反而笑他們、打壓他們。這些才是真正的“聖人”。
終歸,人們是忘了善惡終有報的宿命,或者說他們根本沒忘,只是不想記起,也不想有。而代表天地無情的天災人禍,又何嘗不是因果報應呢?如果你真無辜了,好吧,不用怕,冥府會給你正確的答複和補償。這或許就是冥府存在的真正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