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皺了皺眉說道:“可惜你父親如此風雅之人,竟娶了如此粗鄙的一個婦人。”說著,便揮了揮手。
那太監立馬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便將人拉了走,卻見那杜冰一邊撒潑一邊哭喊道:“皇上,再給臣女一次機會吧,皇上,皇上......”
皇上皺了皺眉,正覺得聒噪不已,便聽得那大太監繼續唱到:“第三十三位,陶侍郎之女,陶夭。”
“陶夭?”皇上聽了這名字,心中覺得有些意思,不由得饒有興趣的問道:“你這名字可是取自《詩經》?”
只見陶夭回答道:“臣女之命正是取自《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皇上哈哈笑道:“陶源果真是讀書人,給你起的名字,不俗!”
“多謝聖上誇贊。”陶夭淡淡的施了一禮說道。
皇上接著問道:“你這名字雅緻,那陶源可曾教你讀過書?”
“讀過。”陶夭淡淡的回答道。
“讀過哪些書啊?”皇上饒有興致的問道。
“《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皆是讀過幾遍的,還兼有些儒家大家的著作。”陶夭回答道。
“小小年紀,倒是學了不少大義的書來。”皇上笑道。
陶夭不語,只淡淡的行了個禮。
皇後見了皇上如此,心中便是瞭然了。皇上素來重文,這陶夭又飽讀詩書。若是不出什麼岔子,定能封個好的位分。
“陶夭,”皇上說道:“孤且問你,今日眾人皆是打扮豔麗,為何你卻穿著如此素雅?”
陶夭跪下說道:“望聖上恕臣女唐突,臣女之母不幸方過世,臣女穿著素雅,是為盡孝。”
“哦?”皇上說道:“那既是守喪,你又怎的前來參加殿選?”
陶夭接著說道:“臣女來參加殿選,一是因國家公務要重於家事私情,是為盡忠;二是臣女之父在母親過世之前便替臣女報上了名冊,臣女前來,亦是為了替父親守諾。”
“哈哈哈,好一張伶俐的巧嘴啊!”皇上龍顏大悅,笑道:“這忠孝節義讓你體現了個遍啊!好一個奇女子,擇吉日入宮,封桃妃!”
“多謝聖上,”陶夭淡淡的施了一禮說道。皇後滿意的看著陶夭,果真不是個俗物,若真能為己所用,必是一把利器。
這聖旨自然無人敢耽擱,一騎快馬便將訊息遞到了陶侍郎耳朵邊上,只見那大太監拱手對陶侍郎說道:“恭喜陶大人,賀喜陶大人,陶小姐被封為桃妃,您這位分也升了,打今兒個起,您便是陶尚書令了!小的給您道喜了。”
陶侍郎卻一時間不曾緩過神來,只是呆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