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們迎接著麒麟軍的到來,可是麒麟軍來了這邊之後卻是非常的不客氣,直接將兩州的知州給控制了起來。
同時亮出了朝廷的聖旨,這聖旨的內容乃是朝廷下令讓麒麟軍進入大理國的事情。
從京西南路、荊湖北路進入大理國,這變州路、利州路、悻州路、成都路都是必經之地,這幾路的州府都有必須的義務配合。可是麒麟軍拿下他們的訊息卻是勾結王慶的罪名,直接將這兩州的大小實權官員直接關押了。
麒麟軍掌控了兩州的州府。
開州跟萬州都是小州府,開州的州府內只有兩個縣城,而萬州則只有一個縣城。
掌控了這兩個縣城也自然是等於掌控了兩州。
將這兩個知州關押了一個時辰後,之後再由麒麟軍的一些主要負責人出面,客客氣氣的將這兩州的知州從大牢內請出來,向兩人告罪,並且嚴明經過調查後,兩位知州大人跟當年王慶的事情並無關係,於是讓他們繼續擔任知州。
並無關係?
沒關係?
現在你再來給我說沒關係?
這一記下馬威,讓這兩個知州是誠惶誠恐,立即表面之後的所有事情全部配合麒麟軍行事,早日抓捕到賊寇王慶。
開州的一路麒麟軍,掌控了開州後繼續西進,進入達州。
萬州的麒麟軍則為主力,為麒麟軍本部的五萬人,再加上十萬的滍水軍。掌控了萬州後,大軍又兵分兩路,一路由一萬人往梁山軍州撲去,剩下的主力則繼續南下,進入忠州。
梁山軍州,這裡的梁山軍,並不是指宋江等人的那夥梁山。
這裡是變州路的梁山,在萬州的西南,有一座大山,換做高梁山。
這梁山軍州之名便是因為這座高梁山而來,跟宋江的梁山沒有一分錢的關係。
以朝廷聖旨的名義,有心算無心,梁山軍州很快就被一萬的滍水軍給掌控了。
梁山軍州雖然是軍州,但是這邊的禁軍幾乎沒了。
在此設立禁軍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是宋高祖趙光義的時期,在這邊設立了三營禁軍,後來隨著時間的變遷以及朝廷的禁軍改革等等等,這裡的三營禁軍已經只剩下一營。而這剩下的一營400人,裡面卻是有大半吃空餉的。後來王慶的賊軍進攻變州路的首府變州,變州路的轉運使蘇興則讓各州的禁軍跟廂軍全部過來支援,結果這變州路大半過來支援的軍隊都是一些缺衣少食計程車兵,而且兵力嚴重缺員,這些人哪裡能打的過士氣正盛的王慶賊軍?
結果在這場大戰中是折損個大半,最終無奈之下掩護著蘇興從變州撤出,一路撤退到忠州的臨江縣,以臨江縣為據點,暫時抵禦住了王慶的攻勢,再後來,麒麟軍在汝州興起,將王慶連根拔起,這忠州這才算除去了威脅。
如今,這變州路隨著王慶的騷擾,折損了大半的兵力,餘下的兵力在麒麟軍被朝廷承認後,蘇興這才鬆了一口氣,撤去了大半的兵力,只留下少數繼續駐紮在忠州。
再隨著麒麟軍在江南剿滅賊寇方臘的訊息傳到這邊來後,忠州這邊最後一點兵力全部散去,讓大家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梁山軍州這邊的一營禁軍,回來的時候僅存活三人,可謂是悽慘不已。
沒有禁軍梁山軍州,麒麟軍輕而易舉的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