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不是兩百五十公里?
兩千五百公里是個什麼概念?
他依稀記得,在後世時從北京到廣州,這個距離也才兩千一百多公里,這可是貫穿了南北啊,自己開車的話也要走差不多一天的時間啊。
操!
兩千五百公里,這比北京到廣州還要長。
可以,這很系統,也很禮包。
這應該是穿越以來,系統對自己最好的一次了。
既然系統都這麼大方了,那麼李初也不能再磨磨蹭蹭的了。
鐵路是什麼?
鐵路是一種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的作用是什麼?是拉近兩個區域之間交流。
有了這鐵路,那麼汝州跟江南之間的聯絡就可以非常的密切了。
所以這火車站的線路的起點跟終點,李初就選擇了汝墳鎮跟江寧。
起點是汝墳鎮,終點是江寧城。
正好有兩座一類的火車站,放一座在汝墳鎮,放一座在江寧。
確定了首尾之後,李初也在沙盤上看到了兩個城市之間的直線距離,為760公里。
這是直線距離。
鋪建鐵路的話,則就不能走這個直線距離了,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這直線距離要穿過淮南、壽州等地,這些地盤如今都是大宋朝的腹地,沒法建鐵路的,就算是建了,你能用鐵路拉人?
這到時候產生的麻煩則是非常非常的多,而且也十分的不便,也非常的被動。
雖然說距離是最短的,也是最節省材料的,但是如今有系統包工包料,李初何必還要在乎那麼多?
鐵路的作用,一是促進兩個區域的更頻繁交流,同時也是更加的掌控一些偏遠的區域,有了鐵路之後,這兵馬都可以用鐵路在一天之內就能把大軍拉過去,這要是打仗起來這就是一條源源不斷的運兵路。
在後世,沙俄不是沒有侵略東北,而是讓小鬼子搶先了。
不是沙俄不想侵略,而是西伯利亞鐵路還沒有修通,對遠東這邊的掌控力有限,大量計程車兵沒法運到這邊,結果在鐵路還沒修好的時候就被小鬼子搶先了。
這鐵路,對李初而言不僅僅是一條路,更是運兵加強區域控制的出兵之路。
所以,這條鐵路,要貫通整個江南。
同時,也要考慮到地形等等問題,沙盤上也隨著李初的選擇,變成了純粹的地形地貌了,根據大的地形地貌,李初選擇從江寧出發,鐵路往東去蘇州,再由蘇州南下往杭州。
然後再由杭州走衢州、信州、進入洪州,洪州也就是後市的江西南昌,再由江西西進湖南,到湖南的長沙府後再北上進入湖北的江陵,然後從江陵去荊門上襄陽,進入南陽,最後抵達汝墳鎮。
這條線路被李初在沙盤上勾畫了出來。
系統也給予了這條線路的資料,全長在兩千公里。
兩千公里,那麼這條鐵路就還剩下五百公里了。
李初又問了下系統,可否在鐵路中間臨時再開一條分支,得到系統的確認後,李初也就確定了這條線路了。
就這樣了,從江寧到汝墳鎮,就按照剛才勾畫的路線修建了,至於鐵路名字嘛,就叫江南鐵路好了,反正這條鐵路是貫穿了整個江南區域。
ps:感謝書友‘小尹無聊就看書’20元打賞。(未完待續。)。
喜歡北宋有坦克請大家收藏:()北宋有坦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