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回到延長縣時快要臨近黃昏了,因為顧著周老爺子的身子,走的比較慢。縣城那邊早已經電話通知了李青,縣裡已經準備好了房間。
卻說那岳飛,在天黑之時趕到了丹州附近。
丹州在延長縣的下邊臨縣,岳飛沒有進入到丹州縣,因為丹州在道路的西邊,去丹州縣城則是相反的方向。他則沿著仕望河一路向東走,這條河流匯入的就是黃河,在河口邊有渡船渡過黃河。
在這仕望河旁有一座山,喚作瀝泉山。
這瀝泉山上有一座瀝泉山寺廟,這位寺廟的方丈乃是周侗的好友,早些年周侗曾帶岳飛來這邊過,這位方丈也認得岳飛。這一夜岳飛在這瀝泉山寺中借宿。
第二天清晨,岳飛起了一個大早,洗漱過後,就在寺中走動。
出了寺門轉到了後邊,看到後山的半山腰中有一縷流泉,岳飛走過去看,在這流泉的旁邊有一塊大石,上邊鐫著‘瀝泉奇品’四個大字,這筆跡卻是蘇東坡的筆跡。
岳飛看到那泉上有一個石洞,洞中卻伸出一個斗大的蛇頭,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來,點點滴滴,滴在水內。
這蛇頭的口中好似有個寶物,這點點滴滴的涎都是這寶物流出,正觀察時,這蛇頭卻猛然竄出,驚了岳飛一大跳。
他捧起一塊大石頭,覷得親切,望那蛇頭上打去。不打時猶可,這一打,不偏不歪,恰恰打在蛇頭上。只聽得呼的一聲響,一霎時,星霧迷漫;那蛇銅鈴一般的眼,露出金光,張開血盆般大口,望著岳飛撲面撞來,岳飛連忙把身子一側,讓過蛇頭,趁著勢將蛇尾一拖,一聲響亮,定睛再看時,手中拿的哪裡是蛇尾,卻是一條丈八長的蘸金槍,槍桿上有‘瀝泉神矛’四個字。回頭看那泉水,已乾涸了。並無一滴。”
……
茫茫群山之中的一座山頭上,立有好多個寨子,寨中四周有開墾出來的小塊耕地,種植者一些菜品,寨中賊兵林立,將這寨子護的是水洩不通。
這便是這方圓百里最強大的山寨獨龍寨的所在。
這姚老三這一路來生怕有官兵追來,路上專門尋那些無人的小路走,躲躲藏藏的,這出來時身上也沒帶什麼食物,就連獵到的兔子之類的竟然夜沒有火種去烤制,可謂是悽慘不已,這路上又趕上了一場大雪,把四人凍慘了,幸好被一個山中獵戶收留,讓他們喝了口熱水暖身。
到如今,已是用去了七八日的光景,這才趕到了獨龍寨。
一見到獨龍寨的寨主鄧獨龍,姚老三是熱淚盈盈,恨不得直接報上去親一親我的大寨主啊。
白虎堂中,姚老三訴苦的將那夜發生在延長縣的慘禍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鄧獨龍,尤其是那孫仁,這小子簡直就不是人,真的投靠了大宋朝廷,這群官兵就是那孫仁給引來的。
面對姚老三的哭訴,鄧獨龍只是點了點頭沒有發表什麼意見,等姚老三哭訴完了則讓他下去洗洗身子換身衣服,末了又差人送兩個美姬過去作為這次的補償。
姚老三離去後,鄧獨龍從一旁的案上取出了兩封信。
這兩封信是從延長縣那邊送來的。
送信的人是縣裡的一個衙差,信有兩封,一封的內容是孫仁以官面上的話,將那夜發生在縣裡的事情說了個情況,是個誤會,並且註明了這麒麟軍乃是收到西軍命令負責駐紮在此,無意與鄧獨龍為敵。
這第二封乃是孫仁的私信,藏在了那衙差的菊花中,悄悄帶了過來的。
信中寫著孫仁對這麒麟軍身份的分析、目的的分析,然後判斷這麒麟軍秘密到此,定然有不可告人的訊息,讓鄧獨龍不要亂來。
至於姚老二口中的孫仁通敵,鄧獨龍卻是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