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看還好,這一看,李初沉默了。
李初向系統定製了計算製作服務,將這份土地耕種資料、荒地資料,土地歸屬資料等資訊,透過定製系統輸入到這個服務中,系統將他製作成了一個分析圖案表。
這個分析圖示,是在襄城縣的高空航拍的地圖中,用顏色區域塊來區分顯示各種資料。
其中荒地佔據了大半部分,先有的種植面積和範圍,不是特別多。
這本沒什麼。
可是,當以戶籍顯示時,李初沉默了。
臉色不是很好看,他在壓制著心中的怒火和憤怒。
地圖中,其中耕種的面積範圍中,秦、甄、錢、沈、吳五家佔據了總耕地面積中的百分之70。
百分之七十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更關鍵的是,李初在這份資料上,找不到張、鄭、嚴、洛四家的土地。
呵呵。
同樣作為襄城縣昔日九大家族,為何秦、甄、錢、沈、吳能佔據百分之七十的耕地,而張、鄭、嚴、洛四家,則一點土地都沒有。
可能嗎?
李初終於知道,這五家昨天都在幹些什麼了。
也終於知道,這五家為什麼一定要強行必須要一個知縣的位置了。
一翻查這土地兼併、轉移資料和資料,裡面很多被修改了,而且還是最近修改的。
呵呵,呵呵!
很好,乾的非常漂亮。
李初這次是低估了這五家,當初怎麼就沒能讓連晉弄死這群人,如今這番動作,這是欺負李初不懂政務呢,還是純粹的欺負李初這個人?
李初忍住自己的脾氣不發作,默默將這些資料放回了案面,上面的資料已經全部輸入了定製系統中,用系統檢視還方便的多,用不著這些紙質資料了,就是這個定製價格有點貴,而且還是一次性的。
主要也是古人這記賬記數這一套李初不懂,真要直接翻看,每個好幾天根本弄不明白這裡面的門門道道,更別說發現這五家吞併其他四家的土地、田地的事。
這件事,李初先記下了。
如今這襄城縣,現有的耕種土地大都集中在汝穎流域中,也就是汝水河跟穎水河之間,穎水河在潁橋鎮那邊,同汝水一樣,自西北到東南,然後在汝州邊界匯入到汝水中。
而襄城縣西南方向,也就是往姜店鎮、汝墳鎮走,越靠近汝墳鎮方向,耕種土地則越少,荒地逐漸增多,其中,汝墳鎮跟葉縣之間,荒地數量是最多的地方。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李初沒有立即下令拿下這五個家族。
因為,李初暫時放棄了東進的打算。
一個襄城縣的治理就如此一塌糊塗,更別提拿下其他城市了。如今也只能暫時將襄城縣消化掉,才能挪出精力,更何況,這襄城縣還是鄭宛商道的要塞。
而這五家佔據的耕地,都在襄城縣的以東,以北區域,這些區域都是平地,如果宋朝騎兵來攻,李初沒有任何手段。
雖然有坦克,但是別人跟你打遊騎呢?
這也是施天逸向李初獻計中的一條,以汝水河為天然屏障,襄城縣為關隘要口,暫時放棄襄城縣以北以南地區。如此一來,則進可東攻潁昌,北可上伐鄭州,也可東南下郾城。
而退,則可守襄城縣,汝墳鎮,兩邊皆有大河阻攔。
而且,這樣也能利用李初坦克的優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初也清楚,施天逸如此策劃,還有另外一個因素。
那就是兵。
李初手底下的人,都是泥腿子出身,都是臨時農民組成,戰鬥力非常的底下,兵員素質也低,比不得正規部隊,正要真撒開蹄子放肆的去攻佔天下,也許一時半會會攻勢猛烈,然則一旦持續時間過長,或者膠合,則必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