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利,你根據我給的計算公式表,計算第一組實驗資料的承重下降速率,並繪製出相應的曲線圖。”
“丘德,你負責處理第二組資料。”
“西林先生,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曲線圖怎麼畫?”
“我給你的計算表上有,就在下一頁,以時間為橫軸,以承重力降低百分比為縱軸。”
“好的,西林先生。”
……
江西林有條不紊的給兩人分配著任務,同時他自己也沒有閒著。
他負責計算承重比。
承重比這個概念是他從前世“工程力學”的承載比套用過來的。
承載比值是高等級公路路基填築的重要選擇依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這裡的承重比計算值,並非是前世的cbr試驗測出的值。
他只是套用了部分承載比的定義和公式,但更多的其實是用自己的理解,設計推導的計算公式,以計算出“標準值”。
如果這個標準值達到了他的預期,那麼這套實驗模型完全可以經過一番計算改造後,搬入實際,作為設計高速懸浮列車的理論基礎之一。
……
在三人明確的分工合作下,實驗資料的分析整理有條不紊的推進著。
一個個數值被計算出來,一個個點被描繪在了座標圖紙上。
江西林放下尺規,抬手揉了揉太陽穴。
計算過程實際上並不算多複雜,複雜的是數值與數值之間的運算,以及某些係數的確定。
能夠推算的倒還好,有些不能推算的,就只能再臨時做一些小實驗進行測定。
所以,直到丘德和萊利曲線圖都完全畫好了,江西林都還沒計算出最後那怕一組數值。
不過他還是抽空看了一下丘德和萊利作的圖。
曲線圖的大致走勢和他預測的差不多,只是……
大概兩人也是第一次用作圖的方式分析實驗資料吧,他們完全不懂得將偏差過大的數值捨棄不用。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原本的曲線圖,看上去更像是折線圖。
江西林耐心的給兩人講解了一番關於實驗數值處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後,又將圖紙還給了兩人,讓他們重新再處理一遍。
兩人也都欣然的接受了。
喜歡這是我的冰汽時代請大家收藏:()這是我的冰汽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