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王都的奧術學研究者都不知道接通奧術能的奧導材料在雷電場中受力的作用嗎?”
“這本愛德華·蓋爾口中的《索羅爾之書》到底什麼來頭?”
不過,不管它是某神秘組織的研究手札也好,或者冰元前某古老王國的研究資料也罷。
現在它既然落在了江西林手上,那就沒有把這些知識放著不用的道理。
正好,他在研究標準奧術能矩陣的奧術能輸出上限值,以及成因時遇到了測量上的困難。
而這個知識點的出現,剛好開啟了江西林設計測量儀器的新思路。
他取出一張新的稿紙,捏著蘸水筆埋頭刷刷刷的記錄著腦海裡的靈感。
……
[透過雷電法陣來模擬雷電場……]
[套用微安表的原理劃掉)……]
[雷電場的強弱控制必然無法做到足夠的精確,那麼只能透過調節接入雷電場內奧導材料的奧術能大小。]
[可以透過雷電場中奧導材料的轉速,來反應奧術能的大小。]
[將通入一個基礎奧術能法陣提供的奧術能所得到的轉速作為基本值。]
[以後每次多接入一個基礎法陣,就測定一次轉速,再將轉速的增量與基本值對比,就能換算出增加的基本奧術能法陣提供了多少奧術能。]
……
江西林埋頭伏案,奮筆疾書,一個測定奧術能輸出量的全新儀器便在他的腦海中逐漸完善。
一直到寫了滿滿兩頁紙,江西林才長長的呼了口氣,放下了蘸水筆。
扭了扭有些發酸的手腕和脖頸,江西林將自己寫的東西又從頭到尾的仔細看了一遍,修改了某些不太合理的地方後,才滿意的將其收起,鎖進了抽屜裡。
接下來,依舊是繼續研究那五張殘頁。
這玩意兒是真正的寶庫,裡面的許多知識都是江西林聽都不曾聽過的,但看起來又十分容易懂,甚至還會刺激他的大腦,使他產生各種靈感。
隨著時間的流逝,江西林換了一張又一張稿紙,直到手邊那一沓稿紙都密密麻麻的記滿了,他才意識到:
“這次獲得的五張殘頁,似乎是以理論知識為主,並沒有像之前那十三殘頁,幾乎都是對各種工具法陣的應用例項。”
看了一下頁碼,又將抽屜裡的十三張殘頁拿出來對比著看了一遍。
他得出這本書大概前半部講解理論,後半部注重例項的結論。
看完之後,江西林將總共十八張殘頁鎖進了書桌的抽屜裡,伸了個懶腰,就聽見肚子發出了咕嚕嚕的抗議聲。
家裡也沒個計時器,住的還是地下室,又看不到外面的天色,不過想來應該凌晨了吧。
江西林起身,打算去廚房熱點昨晚吃剩下的土豆泥,然後再美美的睡一覺,養足精神。
明天早上八點,他還得去白石區石斑路11號,赴光明奧術學派的約呢。
喜歡這是我的冰汽時代請大家收藏:()這是我的冰汽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