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行情走勢圖根據k線開倉平倉,是每一個交易員必備的基本技能。
然而即便是1分鐘的k線圖想要看出來短期的方向走勢,也需要幾分鐘之後才能有個大概的判斷,更別說像陳青山這種『操』作模式,大多是看日線甚至周線級別開倉。
從理論上來說,交易的次數越多,失敗的次數就越多,這並不是一個偽命題,而是一個簡單的資料統計。
真如所有人都知道的,如果單純以數字機率計算,無論開倉的方向是多還是空,其實盈虧各半,而第二次開倉仍然是盈虧各半,以此類推就會成為n次方的機率。
以陳青山日線級別的交易方式,哪怕他是動用全部八十萬的資金,每個月的手續費也不會超過五千塊錢。
他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胖頭魚居然可以如此快速的開單平倉,甚至在如此高頻率的情況下還能夠盈利。
要知道,如果在不能清楚知道下一秒是什麼情況下,從機率上來說,這根本說不通的。
“以前我也不炒蛋的,那時間做中長線交易。只是中長線交易需要持倉很久,但是我每天都要吃飯,吃飯就要花錢,所以就變成了日內波段交易。
只是波段交易一段時間我發現,既然每一跳都能賺錢,還不如干脆炒蛋算了。
至於看k線,以前也看啊,不過現在就不看了,也不在乎是漲是跌,只要有成交量下單就是了。”
胖頭魚這麼一說就讓陳青山更『迷』糊了,沒有技術圖輔助的方向依據,如何能夠制定下單的策略,更何況在幾秒鐘內恐怕連策略的計劃時間都不夠。
可是胖頭魚的成交記錄已經表明了,他好像真的不需要看什麼方向。
“那你靠什麼判斷開倉方向?”
開倉需要方向麼?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但是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
比如:中長線交易者會以連續幾日,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整體走勢為判斷依據。
然後根據平滑移動均線或者各種技術指標輔助作為開倉位置,這是除了菜鳥大多數交易者都明白的問題。
而日內波段的交易者則會根據五分鐘十五分鐘,或者一個小時的k線走勢,輔以技術指標和交易系統來進行開倉依據。
但是這些依據有用麼?
可以說有用也可以說沒有用,如果再往深入的再說,就會變成一個哲學問題。
正如最簡單的太極圖一樣,如果說深了簡直複雜到難以想象,上下只有兩個方向的簡單結果,卻又猶如太極圖一樣,越想越複雜。
因為無論多麼高明的技術或者多麼完善的系統,也仍然無法保證開倉就一定能夠賺錢。
交易的本身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技術系統這個問題有時間更多的是給自己增加自信心,但是如果說完全是靠運氣在賭也是不對的。
在外行人開來,投機交易者就好似是一名賭徒一般,懷揣籌碼進入到賭場試圖憑著運氣賺到一大筆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