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真的有差距的,那是一種層次的差距。
比如,過去的百姓總覺得皇帝吃飯的碗筷是不是都是金子做的,而皇帝也會疑『惑』為什麼百姓寧願餓死也不吃肉一樣。
這種思維方式無關與一個人是否聰明與否,僅僅是因為成長環境所造成的層次差,而這個層次差很容易讓人進入自己的主觀思維。
蘇道怎麼也沒想到,讓他大吃一驚的十幾倍居然區區二十萬,以蘇道的消費層次,有時間這幾十萬甚至不夠他吃一頓飯。
只是陳青山臉上根本就沒有掩飾的那種嘚瑟,蘇道實在不忍心去打擊他的積極『性』。
蘇道有些無奈的問:“師弟,你做期貨的目的是什麼?”
這在陳青山看來完全是一句廢話,每天提心吊膽,承受著巨大的風險和壓力,還不就是為了賺錢,難不成還能是為了好玩。
至少陳青山現在認為他做期貨做股票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為了實現財務自由,有錢花,有花不完的錢,所以陳青山回答。
“肯定是為了賺錢啊!”
“那你想賺多少錢?”
想賺多少錢,這個問題陳青山同樣沒想過,或者說他沒有認真的想過,包括很多人一生都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當然,也有可能是不願意去想,畢竟如果認真計算一個人的年收入,那麼得到的答案只有絕望,一個人從清朝末年活到2200年,才可能以工資買套房子。
所以,大多人只會想著多掙錢,但是從來不會去想要掙多少錢,準確的說,應該是不敢想。
經過蘇道這麼一提醒,陳青山就下意識的去思考,他到底要掙多少錢才夠花。
買箇中檔小車十幾二十萬吧,回家蓋個大別墅也要二十萬,將來給父母養老三十萬左右,小姨對他這麼好,也得給個十幾二十萬。
將來結婚生子什麼的再加上日常開銷,再有一筆能夠穩定收益的存款,陳青山突然發現,他賺的這二十幾萬離目標還有很遠。
就在這時,蘇道開著的車經過一家彩票站門口,陳青山突然想到他以前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中一注雙『色』球頭等獎。
這傢伙暗暗後悔,要是早知道能夠重生,記住幾個彩票號碼哪裡還用費那麼多心思。
於是,陳青山脫口而說:“賺他個一千萬。”
“哈哈哈….”
蘇道沒想到陳青山想了半天會說出這麼一個答案,不知道想到什麼的蘇道忽然笑了起來,越想越覺得好笑的蘇道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笑意。
看著笑的有些前俯後仰的蘇道,陳青山可能也意識到他說的一千萬有點太多,畢竟,如果錢有那麼好賺,這個世上哪裡還有那麼多人被平均。
以他的工資和僅僅不到三十萬的本金,想賺到一千萬要有多難,他自己都沒有那個信心。
陳青山又仔細琢磨了下到底多少錢,可以不用像上輩子活的那麼辛苦,以銀行年化百分之八的利率來算,三百萬一年就有二十四萬的利息。
陳青山認真說:“要是真賺不到一千萬,五百萬也行,三百萬也可以!”
然而陳青山已經把他的要求降低了這麼多,蘇道不但沒有停下笑的意思,反倒是笑的越來越厲害,甚至連正行駛的車都被他開的歪歪扭扭的。
這在陳青山看來,蘇道無疑是不相信他的能力,是在嘲笑諷刺他。
陳青山有些不高興的說:“怎麼,你覺得我賺不到幾百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