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楊廣的結局是失敗了,甚至連身後事都是幾塊破床板草草埋下。
要知道楊廣為什麼會失敗,就必須瞭解古代的皇朝結構。如今我們透過歷史可以有一個很明確的瞭解,一個皇朝的皇上也並不是像二流影視或整小說中表現的那麼至高無上。
皇權的建立更多是在當時的門閥世家的支援下建立,表面上看最高的是皇上,權利的最高擁有著,擁有者賜予一切和剝奪一切的權利,但事實上門閥世家才是古代真正的掌控者。
沒有千年的王朝但是有千年的世家,在門閥士族眼裡,家族的利益才是高於一切的,無論是什麼時間,永遠是家族利益第一,國家大事第二。
但是從楊廣即位後繼續推行科舉制這一措施,從民間百姓中不論出身選拔官員,嚴重的打擊了世家在整個社會體系中所佔的利益。
前面我們說過,皇權是在門閥世家的支援下建立的,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門閥世家的支援,皇權將不復存在,門閥才是一切大勢的推動者。
也許是楊廣當時太想做出超越古往今來所有皇帝的成就,在沒有完全削弱門閥士族的權利和地位之前,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一統遼東和建設國家經濟的行動,這就為他最後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三徵高句麗的失敗和修建京杭大運河的消耗終於讓早已虎視眈眈的門閥世家抓到了扭轉局面的機會,透過大量收取民間賦稅來增加自己家族的實力,對民生疾苦視若罔聞。
在出現百姓起義的時間置之不理,等待著時局爆發後更是趁機發難,以至於在最後出現只有張須陀一人帶兵四處平叛的局面,此時的楊廣才意識到大勢已去,最後落得一個被宇文化及殺害的下場。
表面上看,隋朝的滅亡當時的是因為攻打高句麗的失敗和修建運河的苦役使得百姓怨恨加深,
日子難以為繼最終引得天下大『亂』,但深究其實是在各大世家的刻意引導及推動下才導致了最後的王朝崩塌,一切的大勢推動都是在這些門閥世家的支援之下。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楊廣頒佈的政策正在從根本上削弱門閥世家對社會的掌控,這已經觸及了這些利益集團的底線,
而這些門閥在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脅之後自然而然就想盡辦法試圖去換掉這個阻擋自身利益的實施者,
至於平民百姓會不會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食不果腹,這些並不再門閥世家的考慮之中,沒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可不是空口白話。
包括秦始皇嬴政,一統六國之後施行的法制,在根本上打擊了世家門閥的利益,所以諾大一個秦國,隨著嬴政的死去,立馬就分崩離析。
現代股市上的機構與主力就跟古代皇朝的門閥世家極為相似,市場的漲跌和存在離不開主力資金的推動,而漲跌的背後總有各種大量機構資金的影子,
股市的存在就相當於一個皇朝的存在,這些機構是撐起股市存量資金最大的載體。他們不會去考慮股民的盈虧,只會在意自身能夠在股市中獲得多大的利益。
從邏輯上看,股票的上漲離不開上市公司的業績跟前景,還有經濟發展貨幣制度等等原因,這些理由在股市上漲的時間似乎成為了最重要的依據。
但是正常的邏輯就真的一定是正確的麼?
喜歡炸裂2002請大家收藏:()炸裂200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