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啦!”陳苟說道。
“這些犯人抄家的事情,就交給你了!”謝知府說道。
“你有什麼計劃嗎?”陳苟問道。
“這些犯人為了逃避稅收,幾十年來都是瞞報田地總數。他們實際上擁有了平安府三分之一的良田。但是在我們衙門的和撫州以及大坤皇朝的魚鱗冊中,只記錄了非常少數的一部分。”謝知府說道。
“他們的田地,都是匿名掛在讀書人的名下嗎?”陳苟問道。
“要麼是匿名掛在秀才的名下,要麼是掛在舉人的名,要麼是掛在進士的名下…更多的是直接以黑戶的方式存在。有功名的人,幾乎不用納稅。黑戶沒有記錄。更不用納稅!”謝知府說道。
“那麼我們可以直接划走這些不清不楚的糧田,掛在我們自己的名下!”陳苟說道。
“當然可以直接划走,只是我們要這麼多田幹嘛呢?”謝知府說道。
“當然是便宜租給老百姓!”陳苟說道。
“這樣挺好!老百姓有活路!”謝知府說道。
陳苟面前的書本自動合上,飛到了一個架子上。
“他們都偷稅漏稅,平安府城的稅收從哪裡來呢?”陳苟問道
“大地主的稅收,幾十年收不上來。只能找普通的農戶增加收稅!”謝知府說道
“普通的農戶擁有的田地數量不多,怎麼夠平安府的稅賦?”陳苟問道。
“正通常是官府會給普通的農戶加稅,增加一些養豬稅,還有增加一些鐮刀稅,還有增加一些養兔稅,甚至還有糞土的肥料稅!”謝知府說道。
“大便都要收稅?這也太誇張了!”陳苟感嘆。
“結婚都要收稅,都是巧立名目啊!”謝知府說道。
“那這樣好了,我們把這些良田都拿到手裡,稅收照常收,給平安府增加稅收,保證府城衙門的正常運轉。老百姓的那些兔子稅、肥料稅收、養豬稅收、結婚稅收…等等,巧力明目的稅收,全部取消!”陳苟說道。
“這樣子,老百姓才有活路啊!”謝知府說道。
“那些地主收的田租是多少啊?”陳苟問道。
“通常來說,地主收的田租是八成!”謝知府比了個八的手勢。
“扣除成本之後的八成嗎?”陳苟問道。
“是扣除成本前的八成!”謝知府說道。
“那就是老百姓白乾啊!一年到頭白乾!”陳苟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白乾的話,還可以有一口飯吃,不會餓死。很多老百姓還搶著做!”謝知府說道。
“怪不得老百姓那麼窮!大坤皇朝三百多年了!越來越腐敗了!
我看過文獻資料!開國之初,稅收是三十稅一。
全國的地主,平均的田地租金是兩層半。
全天下休養生息,百姓過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