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皇城的一隊快馬終於來到了撫州城。
太守府衙門口,一隊風塵僕僕的騎兵,站立不動。
每一個人面無表情,眼神輕蔑,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樣!
“請問上差,有何指示?”太守府衙門護衛首領,行禮問道。
“本官監察御史,你喊李太守出來見我!”監察御史劉全大聲的說道。
“上差請稍等!”護衛首領行禮。
急忙忙的進了太守府衙門,傳話去了。
過了一盞茶功夫。
鑼鼓齊響,綵帶飄揚,李太守滿面笑容,出門口迎接。
“上差架臨,有失遠迎!”李太守彎腰行禮,滿臉的堆笑。
“你就是撫州太守?”監察御史滿眼都是輕蔑的表情。
“正是下官”
李太守對於這種輕蔑的眼神,視如無睹,依舊滿面春風,滿臉討好之色。
“陛下口諭!”監察御史說道
除了監察御史劉大人,所有的人下跪!
“李太守無力應對瘟疫,廢物一個,養你有何用?”監察御史大喝。
“陛下息怒!臣之罪也!”李太守磕頭。
監察御史劉大人,滿臉趾高氣揚的進了太守府衙門。
監察御史,監察百官、巡視各地、糾正刑獄、肅整朝儀。
雖然品級僅正七品,無出入朝堂正門的資格,只能由側門進出,非奏事不得至殿。
表面看起來是小官,但官與吏均受其監察,許可權甚廣,頗為百官忌憚。
官小權利大,抓人犯罪證據,稍微一彈劾,太守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其實是因為,監察御史的權力太大,所以皇帝刻意把官職設定的很小,做到權力平衡!
監察御史,幾乎可以彈劾掉一個太守。
大坤皇朝,監察御史僅僅只有十五位,監察天下百官。
太守府,太守平時辦差的公房之中。
劉監察御史,趾高氣揚的坐在首位,李太守小心翼翼的陪同。
“你們遞交給朝廷的計劃方案,陛下已經同意了!這規矩你應該懂!
畢竟是由你負責的撫州出了瘟疫,不應該由上位為你背罵名!”監察御史慢條斯理的說道。
“既然陛下和朝廷,已經同意了方案。那麼,就由太守府發公文處理。用太守府本人的名義,辦這個事情。卑職堅決維護丞相大人和陛下的臉面!”李太守鞠躬說道。
“是這麼個理!陛下和丞相大人,都是非常愛惜臉面!”監察御史說道。
“請監察御史大人,在陛下和丞相面前,為卑職多多美言!”李太守非常熟練的送上一疊銀票。
監察御史劉大人,瞄了一眼,清楚的看到銀票的總價值十五萬兩白銀。
監察御史劉大人,收下了銀票,收藏到自己的懷中。
劉大人的臉,從面無表情,高高在上,滿眼的蔑視。
迅速的轉變為,滿臉微笑,眼神慈祥。
監察御史劉大人的變臉功夫,爐火純青!
“好說!都是自己人,李太守是一個好官,兢兢業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監察御史劉大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