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輸了,這沒人奇怪,就像裡弗斯自己其實也沒覺得他們能贏,兩個客場能拿下一個就是奧蘭多的勝利!
可是,特麼輸可以,得分輸給誰。
這場比賽麥迪前三節狀態出乎預料的差,三節7次失誤,雖然在最後一節天神下凡單節砍下15分3板,但是山崩之勢不可擋,魔術還是以107比96分的巨大差異輸了比賽。
全場比賽,希爾得到28分8板9助攻,基本是偽三雙的出色發揮。
麥迪全場最高的35分7板5助攻,單看資料依然超神,而且最後一節比賽魔術不是認輸,尼克斯主力也都在,可這時候希爾已經打不動了,是麥迪真頂著壓力一個人投了一整節帶魔術支撐下來的。
魔術雙槍的優異狀態抵不住魔術的頹廢,除了麥迪希爾他們再沒有得分破10分的成員,一場比賽只要麥迪、希爾一個人的狀態差一些,基本就是這副樣子。
比魔術拉胯更可怕的是尼克斯,他們的角色成員李耐龍全場13投8中,三節比賽砍下20分!
雖然最後一節李耐龍、誇梅布朗等兩位主力犯滿離場,但這已經無傷大雅。
分差是讓魔術絕望的級別。
這場季後賽的開幕式差點被李耐龍打成個人秀,攔截希爾、搶斷麥迪、各種經典抱摔觸身以及那手神出鬼沒的拋投技巧,每一個精彩瞬間都被尼克斯大螢幕反覆回放。
李耐龍今天已經成了尼克斯最靚的那個仔。
可是媒體朋友都覺得尼克斯管理就不是個人,給李耐龍反覆特寫這也不是人能幹的事兒,如果是馬洪、大姚,甚至是斯普雷威爾、誇梅布朗等主力當場爆種發揮出色,稿子都容易寫,起碼操作起來難度不大,大家吹也容易吹,但你們特麼弄個李耐龍出來是個什麼操作。
這是人能幹的事兒麼?
你讓我們稿子怎麼寫,球評怎麼論,內容怎麼編,所以終場哨響尼克斯集體慶祝的時候,場內記者朋友們就直接原地爆炸了,就差沒拉起一條小橫幅去控訴克勞斯的不當人。
當然,不滿李耐龍的發揮,這裡不包含國內派過來的記者,這部分人都是第一批nba跟籃協建交派遣過來的鍍金大軍,雖然整體素質過硬,功底深厚,遺憾的是他們真沒什麼看球的機會。
尼克斯隊裡除了馬洪跟大姚,其他人一概不認識,魔術更是隻認識麥迪,至於希爾是個什麼存在一點印象都沒有。
白紙作畫最是容易,於是,尼克斯vs魔術g1戰之後,國內出現了一條驚人的報道。
報道整體來說不算糟糕,文辭優美,有理有據,坑就坑在對球員的認知性上極度差,文章裡把李耐龍跟希爾放在了一起做對比,更是用一個極度誇張的語氣表示希爾跟李耐龍是本場比賽表現最出色的角色球員,是在為當家球星麥迪跟馬洪打前哨站!
他們的出色發揮,讓比賽更加精彩,讓人更期盼體育競技的魅力,小角色也有春天。
這玩意要是光國內看看大家笑一下也就算了,全當自娛自樂,更坑的是因為如今漂亮國都在渴求國內市場,而且網際網路的興起讓地域的界限沒有那麼誇張,再加之這可是建交後的第一個季後賽報道,於是一夜之間,報道飄過大洋彼岸。
中英雙文頭版頭條……完犢子了,負責排版的也是一250,看見報道都沒翻譯直接掛上,沒辦法,這年頭翻譯人才緊缺,時間緊任務重,於是一版兩開,中英文報道各一半。
一見報,在美華人中有球迷給了個翻譯,格蘭特希爾的球迷馬上炸鍋,別看希爾萎頓了三年,但他的球迷可是實實在在等了三年,今年希爾爆發,一些本來意志不堅定的球迷也轉頭回歸頭子旗下,說希爾跟馬洪,他們可以忍,甚至你拿大姚出來比,大家也忍,李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