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切如常,起碼對黃石鎮的居民來說,大家像往常一樣晨練、買菜、上學等,戰爭在境外進行,起碼目前的黃石鎮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河陽開著黑色越野車,接上林心潛後就往宏安城駛去。
今天週一,正常上課,這還是河陽出院後,不,是這一學期正兒八經地第一次上課,實在是發生的事情太多,令河陽還沒有真正體會小學校區的生活。
到了教室,很多人見到河陽進來,不禁感到陌生,直到河陽坐在那個長久沒有人坐的座位上,大家才恍然大悟,這個同學就是那個覺醒星能的學生河陽啊!
不過後來河陽受了重傷,星核破碎,據說已經不是星士了,黑暗之光的榮譽稱號也蒙上了灰塵,大家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都已經忘了河陽的有關事情,不少人也沒有什麼興趣認識一個對他們來說很陌生的同學,只有個別同學記得河陽的事蹟,在那裡小聲嘀嘀咕咕。
河陽見怪不怪,對眾人形形色色的目光早已經淡然自若了,再怎麼看自己都是河陽,不損一絲,不增一毫。
過了一會兒,陳度則和路雪晴來到了教室,高興地來到河陽和林心潛身邊,四人小聲討論著昨天的襲擊事件,包括風蟲的戰鬥力,自己的戰績,還有對戰爭的看法。
很快,上課鈴響了,奇莉老師走進了教室,看到河陽後點了點頭,眼神裡滿是關心與欣慰。河陽已經提前和她簡要說明了事情經過,如今終於能夠正常入學了。
馬上期末考試了,以複習和解答疑問為主,一年級的課程還是十分簡單的,即使河陽一節課不上,只是短時間的複習,點魂境的實力也讓他輕鬆掌握了這些知識,水平並不比那些天天學習的孩子差。
星士、武者與普通人的差距是巨大的,記憶力、反應力、身體素質等各方面都存在這樣的差距。
河陽曾經問過於非老師,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還要按部就班地上什麼學呢!
於非老師回答:“這個問題有許多人提起過,也有許多人解答過,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星士、武者的成長不只是戰鬥力的增長,更多的是心靈、思維、理智、知識的增長,這些不直關戰鬥力,但是必不可少。”
“如果戰鬥力是刀,是劍,是盾牌,那麼這些東西就是握刀、執劍、擎盾的手,控制著這些武器,令其只傷敵、護己而不傷及己身。同時,很多問題都是複雜的,不是單純地靠一場戰鬥就能解決的,非暴力的其他形式也很重要,比如談判。”
“正如舊曆的一句話,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和政治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問題,獲取利益,只要能達到目的,儘量選擇成本、代價最小的,而不能一味地去戰鬥,否則就是莽夫所為,這樣的人沒有腦子,戰鬥力上也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所以,按部就班地學習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修煉,是不可少的沉澱,就放平心態學習吧!還有,不是還可以跳級學習嘛!”
河陽想著於非老師的話開啟了課本,開始了學習。
學習都是從易到難,目前都是一些最基礎的課程,無論是文科還是武科,都是從認識世界開始。文科裡的識字,簡史,數學,自然等,武科裡的拳法,棍法,與一般野獸的較量,甚至高年級還有開源境妖獸的格鬥教學。
隨著形勢的發展,學校對學生之間的衝突、打鬥等也不斷放開限制,從嚴格禁止學生之間在學校的動武,到現在鼓勵學生之間切磋戰鬥,透過武力解決一些問題,不斷提升崇武尚武的精神,這個轉變越來越明顯,河陽估計有可能連星士之間的戰鬥都會放開,不再侷限於擂臺之上。
當然惡意傷害仍然是不允許的,戰鬥也必須是雙方同意之後才可以進行,放開的只是決鬥場所的限制,校園裡、宏安城大街上,只要符合戰鬥的條件,都可以進行戰鬥,以戰鬥結果實現某些約定,解決一些爭端,這些都可以透過學生徽章或者身份徽章記錄和見證。
課間休息時間,河陽見到了學前時的同桌尤歡,兩人見面都很高興,雖然以前是同桌,還一直是鄰居,但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河陽昏迷的那段時間裡,尤歡倒是來醫院看望過河陽,不過河陽不清楚。
尤歡仍然沒有覺醒星能,倒是武能這方面有了突破的跡象,他的很多基本武能功法基本嫻熟掌握,比河光還要紮實,應該離武能開源快了。
這都是實打實的努力,收穫也是實打實的,只要肯付出,肯吃苦,肯堅持,在武能的道路上人人都有希望,除了那些不喜爭鬥、對武能星能完全不感興趣的人。
兩人只是交談了一會兒,上課鈴就響了,告別後就各自回到了班裡,繼續接下來的課程。
武科基本上每天都有,上午河陽便上了一節,親自感受了課堂的氛圍。有的人很感興趣,有的人覺得枯燥乏味,無論是動作還是表情上都不是太配合,引得武科老師訓斥了好幾個同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河陽對現在武科所教授的東西都十分熟悉,那些基本的拳法招式比自己與河光習練的還要簡單,但是核心動作都很完整,是學校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大小、身體狀況和接受程度而重新創設的武能功法,適合絕大多數學生的習練,持之以恆的話是有將武能開源的希望的。
河陽態度認真,做的動作一絲不苟,標準到武科老師都大為讚賞的程度,還將河陽請到佇列前面做示範,一些發力的技巧、招式的銜接、應對不同情況的變招等,要比河陽想象中說的更為具體細緻,使河陽自己也頗受啟發,對自己的武能功法有了更多的思考。
武能功法的習練確實是一件很單調的事情,扎馬步就足足進行了半節課,老師不耐其煩地糾正著大家扎馬步姿勢和動作存在的問題,使得很多學生尤其是一些不喜此道的女學生叫苦連天。
下半節課是學習基礎拳法的起手招式,這基本佔了後半節課的大部分時間,等大家都做到位的時候,這節武科課基本就到了尾聲。
武科老師將大家的表現都看在了眼裡,大部分是真的有點抗拒,這種苦大部分的小朋友沒有吃過,經過了近一個學期的學習仍然沒有適應武科課的風格和節奏,反而經常遇到以身體出現各種狀況為藉口不想習練的情況,武科老師都沒有應允。
老師知道的資訊要比學生和部分家長多一些,知道這武科課的設定除了真的希望學生中能多誕生一些武者外,更多的還是想歷練歷練儘量多的學生。
使學生們都能得到紀律、信念、意志和身體素質、常規戰鬥力方面的收穫,既是為了不可測的將來收穫一批更加高素質的兵源,也是為了這些孩子們在以後的大劫中儘量多一些自保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