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平靜地過去。
河陽、陳度則、路雪晴如願取得了特別機動車駕駛證。
三人時常在午休時間相聚於圖書館的地下密室,他們一起交流修煉的心得,有什麼疑問提出來互相探討,實在搞不清楚才向於非老師請教,盡力開拓思維。
有時他們還會切磋,只是點到為止,這樣的交流讓三人對星能的使用更加嫻熟了,而且還發掘了不少的新創意。
比如河陽,他的影裡乾坤幾種形態中,目前只有鎖鏈形態因為移動相對較慢的原因似乎派不上太大用場,但他靈學活用,發現鎖鏈極為堅固,在切磋中陳度則連續幾次斬擊都砍不斷,非常適合原地固守,鎖鏈的縫隙也能卡住尖刃類的兵器,繼而奪取對方武器。
勢大力沉的鎖鏈在攻堅破敵中有奇效,一擊即可讓對手失去反抗之力,陳度則就吃了好幾次虧。他仗著自己移動速度快,對相對緩慢的鎖鏈沒有放在心上,結果一不小心捱了鎖鏈一擊,半天都沒有緩過勁來。
陳度則也是進步不小。他發現“疾風之矢”這種捨命一擊弊端較大,但如果把捨命一擊的能量減緩、減少,那麼這樣的攻擊他能連續使用幾次,威力也是不凡。
路雪晴則是在河陽與陳度則切磋後為他倆療傷,“花草之祈”的功效也提升了不少,普通的傷口幾乎瞬間可愈,再嚴重點的傷勢持續治療也能取得良效。
路雪晴從圖書館裡找到一些舊曆文明對草藥治療疾患的論著,提升了路雪晴對“花草之祈”的理解能力。對現代文明的治療手段路雪晴也知之不少,一些簡單的包紮、心肺復甦、夾板固定等她現在也能嫻熟施展。
路雪晴不喜歡打鬥,但也會使用“迷光之幻”的星戰技和河陽、陳度則切磋,這是路雪晴主要的自保手段,不得不重視。
三人就是在這樣的交流中快速進步著,三人之間的友誼也愈發深厚,默契逐漸顯現出來。
這天中午,他們正在就星能的本源問題討論著,忽然三人的徽章同時收到於非老師的星能波動:“狩風戰隊,愛心幫幫團集合!”
於是,三人停止討論,迅速趕到了愛心幫幫團。
於非看著匆匆趕來的三人說道:“門衛室的師傅前來求助,說三天前門衛室收到了餘茜奶奶的一封信,本想著等餘茜奶奶來學校漿洗衣服、打掃衛生的時候把信交給她,但門衛師傅說已經好幾天沒有見到餘茜奶奶了。他本想親自到餘茜奶奶家送信,可是最近門衛室又離不開人,所以前來求助。餘茜奶奶就住在學校東北方的塘草村,離學校不遠,你們如果現在出發的話,下午上課之前就能趕回來。河陽,信就交給你了。”
河陽雙手接過信件,大聲說道:“於非老師放心,保證完成任務!”然後對著陳度則和路雪晴說道:“狩風戰隊,出發!”
陳度則車技最好,現在是狩風戰隊的司機,他跑進車庫跳上車啟動發動機,倒出車庫後加上油門一個漂移穩穩停在眾人身前。
河陽和路雪晴拉開車門坐了進去,車子迅速開上了大路,向塘草村駛去。
路上,陳度則邊駕駛著車輛邊說道:“不就是送個信嘛,跑一趟而已,對我們來說這都不算是任務。”
河陽神情並不放鬆,說道:“事情應該沒有這麼簡單,送信只是其一,其二是我們要搞清楚餘茜奶奶為什麼好幾天都沒有來學校上班了,如果餘茜奶奶遇到麻煩了,我們要試試看能不能提供幫助。”
路雪晴也說道:“是啊,不要掉以輕心,我們還是要做好準備才行。”
車子一路疾馳,很快就到了塘草村。
河陽向塘草村的村民問清了餘茜奶奶家的位置,位於村子東邊角落,那裡是村子的邊緣,緊挨著農田。一路走來,只見農田裡種著一些常見的糧食和蔬菜,有秋葵、玉米、甘蔗、西紅柿、黃瓜等。
河陽敲了敲門,沒有人回應。他又敲了一次,等了一會,門才緩緩地開了,門後露出餘茜奶奶的身形。
“餘茜奶奶,您好,我們是暗陽學校學前校區的學生,受傳達室門衛師傅之託為您送一封信。”
說著,河陽雙手把信遞給了餘茜奶奶。
餘茜奶奶道聲謝後接過了信,看了眼信封上的字,似乎有些看不清,她揉了揉眼睛,好像仍是看不清的樣子。
河陽見狀問道:“餘茜奶奶,如果方便的話不如由我們給您讀信吧,我們也認識了不少字呢。”
餘茜奶奶猶豫了下,看著河陽三人真誠的目光,點了點頭道:“那就麻煩你們了,我這眼睛越來越花了。快請到屋裡來。”
河陽三人隨著餘茜奶奶進了屋內。室內陳設很簡單,都是一些上了年頭的傢俱用品,但擦拭得很乾淨。
牆上掛著一些照片,應該是餘茜奶奶的家人,其中有一張三人的合照,餘茜奶奶抱著一個小男孩,偎依在一個男人的身上,充滿著幸福和溫馨。
河陽猜測那應該是餘茜奶奶的丈夫和孩子,照片上的餘茜奶奶還很年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人依次坐下。河陽示意路雪晴去讀這封信,女孩子比較有親和力,也為接下來開口詢問餘茜奶奶做好鋪墊。
路雪晴拿起信,看著信的封皮念道:“收信人:親愛的媽媽餘茜親啟。寄信人:您的兒子範羅。地點:都薩那港口。”
河陽發現,餘茜聽到“範羅”兩字的時候,情緒波動了一下,還挺直了身子,聽得更專注了。
路雪晴拆開信封,拿出信紙唸了起來:“親愛的媽媽:您好,我這是在都薩那港口給您寫信。不知道之前的信您收到了沒有。我隨著船隻四處航行,每個地方只能短暫停留,不能收到您的回信真的很遺憾,我也好久沒有聽到您的聲音了,不知道您現在身體怎麼樣,兒子甚為掛念。”
聽到這,餘茜奶奶已經紅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