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金鈴因病去世,就在鄭遠痛不欲生時,一個遊方道士出現在鄭府。
道士交給鄭遠一顆桃核,聲稱只要用金鈴的屍骸來培育桃核,金鈴便能死而復生。
如此驚世駭俗的說法,傷心欲絕,走投無路的鄭遠選擇了寧可信其有。
只要愛妻能夠死而復生,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他買下官塘鄉的一處山林,在那裡建造瞭如今的鄭府,並藉助地勢,按照道士的交待,在山林底下挖了一個巨大石洞。
後來桃核發芽,破土而出。
鄭遠日日看著那樹慢慢長大,可怎麼看它都只是一棵普通桃樹。
遊方道士禁不住他的糾纏,就分別取了三個婦人的嘴巴,耳朵,眼睛。
如此一來,桃樹能看能聽,還能說。
最令鄭遠激動的,是桃樹的聲音與他愛妻金鈴一模一樣。
從那以後,他對遊方道士的話深信不疑,包括讓桃樹攝取九十九個年齡女子的精魄。
只要桃樹攝取九十九個女年齡女子的精魄,金鈴即可死而復生……
孟婆一邊記錄,一邊哀嘆,“可憐那鄭遠也是個痴情的,只是被感情矇蔽了心竅。”
一旁大口大口喝著孟婆湯的九夭卻很是不屑,“世間最多的就是痴男怨女,當他為了讓金鈴復活而去禍害他人時,他就罪該萬死了。”
孟婆放下獸骨製作的筆,奪過九夭手中的罈子,無奈道:“你還真將我這孟婆湯當酒飲,明明喝多了心裡不舒服,何必呢。”
九夭拿起筆,隨意地在紙上塗畫了起來,“孟婆,你說我千年前究竟是誰呢?唯一認識我的幽魂被冥王害得魂飛魄散了,而金鈴,無論我怎麼問,她都一問三不知。”
孟婆搖搖頭,認真道:“我不知道千年前你是誰,金鈴肯定也不知道,她不過是一個被妖邪利用了十年的鬼魂。
但我覺得,過去的事並不重要,你現在這樣就很好。”
九夭柳眉倒豎,將筆一摔,“我好個鬼,天天被冥王壓迫,如今還將我關在地府,若非看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早就拆了他的冥王府!”
千年前,偏偏是他救了她,還偏偏只有他種的曼珠沙華能幫她續命。
她曾無數次探問冥王,曼珠沙華究竟是如何種的,但每次都被冥王黑著臉攆了出來。
孟婆捂嘴偷笑,無奈道:“你是因為打不過冥王大人吧。”
說完,她拿起方才記下的故事,細細查閱了起來。
九夭白了她一眼,不解地問:“每次我出外逮鬼怪,一回來你就揪著我,要我將故事完完整整說與你聽,可你記下那麼多有什麼用呢?”
千年來的故事實在太多太多,九夭都懶得去了解故事中的那些人了。
比如鄭遠和金鈴,能夠深情至此,背後定少不了感人至深的情長故事,可旁觀者誰願意去深究他人的情事呢。
孟婆將記錄故事的冊子小心收好,沒有直接回答九夭,而是反問道:“鄭遠臨死前,可對金鈴說了什麼?”
她總是如此,對每一個故事的細枝末節都很感興趣,九夭早就習以為常。
“鄭遠讓金鈴一定要找到他,可他都魂飛魄散了,金鈴就算上至九重天,下至修羅殿,也無法尋到他的一絲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