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出來單獨開工作室的藝人,無不是些有點名氣和實力,不甘屈居人下給人打工賺錢的野心派。
在這麼大的一筆投資金額面前,多少人會樂觀地估計自己應該沒問題?
投資1個億,收益1.5個億。
聽起來好像不是很誇張,實際上1.5個億卻是稅後的淨利潤,如果要投拍一部電影,除去製作成本,導演及演員的片酬,發行商的宣發費用,院線拍片分成……就算有好幾個億票房的電影,落到製作人手裡恐怕也剩不了多少。
而這些,是剛開始出來單幹的藝人很難想象到的。
季遠藉著煙霧,微眯著雙眼盯著周玉和的表情。
那是一張極為年輕的面龐。
沒有經歷過什麼商業洗禮,表情雖然很是慎重沉穩,但眼裡卻透著興奮,忐忑,不安,渴望,還有絲絲野心。
季遠勾唇一笑。
他豐富的閱歷告訴他,這單生意算是成了,盡管周玉和看起來很猶豫的樣子。
“這份協議是楊哥再三確定之後的嗎?”周玉和再度確認了一遍。
季遠漫不經心地點點頭。
“那好吧。”周玉和深吸一口氣,從資料夾上取出鋼筆,在檔案的簽名處簽上自己的大名。
對賭協議就算生效了。
“年輕人啊。”季遠輕嘆著從周玉和手裡接過資料夾,高深莫測的神情中透出一絲得逞的微笑。
可惜他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周玉和的簽名上,否則他一定會發現——
周玉和此時上揚的嘴角!
同樣的,有一絲得逞的意味。
周玉和的電影順利拍攝完畢,隨著電影的宣傳、上映、下映,票房也逐漸升高,最後穩在了7個億左右。
7個億的成績在國産商業片中算是中上游,但《豐年》不是特效大片,同期的電影市場比較低迷,能在淡季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比較亮眼了。
工作室的事情塵埃落定,又有新電影上線,大半年時間過去,大家已經快忘了周玉和和老東家的事情。
這天,成立大半年的工作室悄無聲息地發布了一則工作室獨立出去的公告。
因著這八九個月時間以來,周玉和的工作室都是獨立發布關於周玉和的訊息,並未和季遠的公司有過多互動,所以大家潛意識裡也漸漸沒有將他們聯絡到一起。
這樣的一則訊息並未引起什麼過多的關注。
然而下一條微博卻讓人二丈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歡迎謝哥謝以風加入工作室大家庭,周玉和工作室從今日起改名為風和工作室,希望大家多多支援。”
原本爬進來窺屏周玉和近況的粉絲噗嗤一聲笑了。
“官博君,你是不是被盜號啦?”
<101nove.p粉吧,雖然我也很想,但這種事想想就好啦,你快刪掉不然週週發現了要打你哦。”
謝以風從十二歲出道開始就一直待在寰宇影視,其中10年的時候,謝以風已經在片場打了六年醬油,那時是他出演作品最多的一年,高達12個,他被冠上了拼命三郎的稱號,但可惜依舊沒火。
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謝以風依然選擇了和寰宇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