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i.s大樓。
楊宇的辦公桌前擺著一沓資料,他十指交疊地放在辦公桌上, 表情看上去有點嚴肅。
“有點黑粉再正常不過了, 不用在意。”周玉和道。
楊宇啞然失笑, “我有那麼明顯?都輪到你這個當事人來安慰我了嗎?”
周玉和也笑了,“你眉毛皺得都能夾死蚊子了。”
辦公室內的氛圍有些許緩和。
楊宇換了個姿勢, 對周玉和說,“但你不得不承認,大眾對一個角色的喜愛能夠持續很久, 或許十年, 二十年, 只要有同型別的角色出現,他們腦子裡第一個出現的就是沈彥。但對於沈彥的扮演者, 他們未必會有那麼多耐心。”
周玉和垂下眼眸, 他何嘗不知道?
扮演者和角色, 既是一體, 同時又是分開的兩個獨立個體。
他們是可以相互成就沒錯,但如果意識不到兩者的獨立性, 遲早也會變成相互消耗。
周玉和依靠沈彥在大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如果長期和沈彥粘合在一起的話, 大眾對於沈彥的喜愛度就會打折扣,像那些黑粉說的,剛看時覺得驚為天人, 但是周圍所有的人都覺得驚為天人的時候,就沒有那麼了不起了。
對於扮演者來說也是, 他如果只有沈彥這一個經典角色傍身,那麼大家就會更偏向地認為他只能演好這一種角色,這種認知會大幅度縮緊他的戲路,會給他以後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限制。
所以說,現在的周玉和急需新的作品來證明自己,而且必須是明顯和沈彥有明顯區別的角色!
“看看這些劇本吧。”楊宇把桌面上的那一沓資料推向周玉和,只留下手邊的一個劇本。
周玉和看了他手邊的劇本一眼,然後翻看起桌上那些劇本,嘴唇漸漸抿了起來。
大部分都是青春劇,大部分都是沈彥同型別的角色……
“現在的市場就是這樣,一旦有什麼東西大受歡迎,那麼相似的替代品很快就會像雨後春筍一樣冒起來。《再青春》獲得了那麼大的成功,不光是這段時間,相信到明年為止,青春型別片都會大行其道,搶佔《再青春》創造的剩餘價值。而你演的沈彥又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不願意動腦子,冒風險的發行方會很樂意在這樣的‘模仿品’中繼續採用你,或者說消耗你。”
周玉和抬眼看了楊宇一眼,發現對方的表情雖然嚴峻,眼神卻很平靜,想起剛剛他對待自己被黑的態度,周玉和福至心靈地好像明白了點什麼。
他在敲打他。
告訴他,他現在的人氣很不穩定,稍不注意很可能就會被觀眾厭煩,也接不到好的劇本。
周玉和有點哭笑不得。
這是完全把他當成初出茅廬的小家夥看了啊。
不過站在楊宇的角度上,他卻能夠理解他的想法。
就算這段時間周玉和在“情傷”的打擊下,進步巨大,整個人都脫胎換骨,體現出了以前未曾表現過的成熟與冷靜,但說到底他也不過是個十九歲的男孩。
當突如其來的走紅和巨大的成功從天而降,很少人會在他這個年紀保持初心,不膨脹,不驕傲,腳踏實地地在演藝道路上走下去。
為了“周玉和”這個小年輕的長期發展,恰當的敲打是很有必要的。
周玉和收起內心的發笑,垂下眼簾,睫毛微微顫動,看起來似乎有些無措。
“那該怎麼辦?”
他說是這樣說,但心裡卻是不緊張的,楊宇既然敲打他,說明肯定會有後招,要真的接不到好劇本,他才不會這麼不慌不忙。
果然。
楊宇盯了周玉和許久,見對方從進辦公室開始就十分淡定的表情,終於出現了些許“焦慮”,便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於是臉色放緩,他把上面幾本劇本拿走,露出下面被做上記號的劇本,道:“再看看這些吧。”
周玉和按照楊宇的指示,翻開那些做了標記的劇本,面上頓時有了“松一了口氣”的表情。
下面這些劇本,顯然跟上面的那些有了很大的差別。不光是題材從青春劇拓寬了許多,有歷史劇,刑偵劇……五花八門,就連角色也從固定的初戀型,變得多元化,但整體還是跟“儒雅”、“男神”、“精英”這些標簽有關。
周玉和翻了一下,興致並沒有被提高許多。
已經到了下半年,打算在今年開拍的,大投資,大製作的劇本,大多都已經定了男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