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湘偷偷看了看少爺的臉,自己的小手可還被少爺拉著呢,輕輕掙了一下,少爺似乎若有所覺的愣了下,才放開陸湘的手,臉上似乎有絲笑意。
陸湘的臉再次紅了紅,輕聲的回道:“知道了,少爺。”
陸有貴抬頭看了看正面牆上掛著的字幅,那也是他的作品‘知識是翺翔的翅膀,力量來源於意志’,滿意的點了點頭,不知道是滿意於字幅的內容還是那筆爛字。
走進教室,原來孩子們都安靜的在這裡等他呢,教室裡的桌子凳子顏色各異,這是村民們按照統一的尺寸自行打造的,多數是拆了家裡的傢俱做出來的,雖然盡量將顏色一致的拼成一張桌子,但事實上每張桌子幾乎都是花的。
本來陸安平說要刷上油漆,但是為了省錢,這個方案被擱置了,陸有貴也不同意使用油漆,因為他喜歡原木的木紋,也喜歡聞木料自帶的香氣,討厭油漆的味道,最後陸安平沒有辦法,只能用防水和防蛀的桐油給刷了一遍了事。
講臺處也按照陸有貴的設計稍稍抬高了一些,背面的牆上安放了一塊黑色的石板,用從小溪邊撿來的滑石在石板上書寫,寫完了用濕布一擦就掉,這個可不是陸有貴的發明,村子裡的人一直都是這樣使用滑石書寫的。
黑板上方仍然是少爺的大作,上書‘事以忠,交以誠,立以信,成以義’,這句話陸有貴吩咐過負責以後教學的忠爺爺,學校裡要教孩子識字,要教他們農活,要教他們生活技能,更要教他們如何做人,這句話就是陸有貴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那麼這個學校的教育就失敗了。這裡是陸家子弟成長啟蒙的地方,陸有貴的要求也很簡單,所有陸家的子弟可以無能但不能無德。
陸有貴在孩子們明亮的眼神注視之下,從容不迫的走上講臺,陸湘站在講臺側面,轉過身來微笑著看著安靜而又興奮的孩子們。陸有貴的身高不高,講臺前面的桌子以及到他的腰腹了,不過孩子們卻需要稍稍仰視著。
陸有貴站在講臺上,掃視著下面大大小小的孩子,這些屏息靜氣的孩子們用好奇和有些緊張的眼神注視著帶給他們這一切的少爺,少爺的緘默讓教室內的氣氛越來越凝重,沒有表情的冷麵讓小一些的孩子有些害怕。
“學校完成了!明天開始,大家都要按時來上半天課,不準不來。”
說完話,陸有貴停了一下,面無表情的看著緊張的孩子們,咧開嘴笑了,轉身走下講臺,捉住想要躲開的小手,拉著陸湘揚長而去,剩下一群孩子呆在教室裡,不知所措。
跟孩子們一起吃了午飯,孩子們就在教室裡吃,陸有貴則跟陸湘和忠爺爺在廚房吃,食物都是一樣的,陸有貴並不打算弄什麼特別複雜的食物。
下午,陸有貴拉著陸湘去看挖井的情況,而小六子和小文則帶著孩子們去侍弄土蚓去了,小芬在石堡帶著就幾個女孩做些學校的環境美化,就是弄些花草種上,還有畫些畫在空曠的牆壁上。
挖井的地點是以前曾經請人勘探過的,據說,那次來勘探的還是帝國水務司的水利官員,當然,那個時候他還不曾入仕。在開挖之前,陸安平和石鎮遠帶人已經對少爺指示的方法進行了實驗,證實確實有效,並且反複實驗了燒火的時間跟開採效率的關系,反正建圖書館也用不了那麼多勞力,這些人就已經開始挖掘了,今天陸有貴來看的時候,已經挖下去有兩三丈深了。
挖井的工地上用木欄圍著,怕晚上有家畜掉下去,井口周圍駕著轆轤用來將井下的碎石運送出來,旁邊還堆著一大堆柴草,這些都是婦女們趁著空閑去收集的,井口邊上的地面上還放著一個風箱,這是從鐵匠老張那裡借來的,風箱的一頭套著一個皮套子,一直通向井下,一個壯漢正揮汗如雨的用力推拉著。
陸安平看到少爺來了趕緊跑過來,陸有貴並不想影響大家工作,只是想看看進展,也沒有走近看,只是交代陸安平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是下井的時候一定要帶蠟燭火把,注意井下的通風和井壁的支撐。
這個井按照勘探的測算,需要深挖至二十丈以上,按照現在的進度,起碼要兩個月才能完成,但是用的勞力卻不需要太多,有個十個人左右就可以了,空閑的勞力已經開始去山下開挖新的蓄水池和建造一個公共廁所。
現在石山領的村民們都很忙,領主大人安排的工作一樣接著一樣,但是大家卻都幹勁十足,覺得生活有了盼頭,至少,現在不需要擔心餓肚子了,少爺已經按月給大家發了薪酬,讓大家每天都能吃三餐飽飯,孩子們還能上學,早就說了,跟著少爺肯定沒錯,除了一樣,少爺要大家晚上都去上識字課,這個比較難為人了。
石山領並非一派和諧,那些沒有簽下協議的人家可是沒有薪酬也不能免費上學的,這些家戶的心裡積蓄著不滿,可是於情於理都指摘不了別人,要怪就怪自己無德,但是,這些人既然無德,又怎麼會甘心看著別人的生活越過越好,而自己還在困苦中煎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