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奧利凡德已經瞭解了羅南送來的東西了,他確定,這個方案可行。
“使用魔法金屬來充當魔杖木我認為勉強可以,但是它的特性可能將會與傳統魔杖相差甚遠,你真的這麼決定了嗎?”
羅南點頭,他要是沒有決定來這裡幹嘛?
“那麼它還差最後一樣很重要的東西,杖芯,它將是決定這個異形魔杖效能的關鍵因素,無比重要,但是又有一個巨大的困難擺在我們面前,羅南大師,既然你說你看過對應的書籍,那麼我就要考考你,這個困難是什麼?”
羅南少好啊回憶一下就想到了答案,回答說:“首先是外形,傳統意義上的魔杖不僅僅是在保證效能的同時節省材料,更重要的是它的形狀足夠的均衡,它的最小橫截面永遠是一個完美的圓形,因此,只要你手持它的底部,無論怎麼揮舞,都不會產生各向異性。
但是我要製作的大劍形的魔杖就不一樣,它僅僅只能滿足與面對稱,並且只有一面,也就是說,想要讓它發揮穩定,就必須保證每一次施法時的握持姿勢相同。
但是所幸我用來充當魔杖的是一柄大劍,它本來就是有專門的握持姿勢的,所以我認為影響不大。
然後就是最為重要的關鍵內容,就是你剛剛提到的杖芯,必須要說明的是,我的大劍,它足足有一米五的長度,而魔杖對於杖芯的基本要求是必須不間斷地從巫師的手部,連續到魔杖的頂部,形成一個通路。
而我的大劍一米五的長度對於常見的杖芯來說太長了,如果要使用,則必須進行駁接,但是任何的駁接都會對杖芯的效能產生負面的影響,從對於魔力的阻滯,到可能斷裂導致的不穩定,都會令巫師非常的頭疼。”
奧利凡德驚訝地看著羅南,感慨般地說道:“天哪,看來你確實做了非常多的功課,你沒有騙我。”
羅南謙虛地擺手,“還是比不上您數十年如一日的實踐。”
“那是當然,不然還要我們這些人幹什麼,你們自己做魔杖不是更適合自己嗎?”
奧利凡德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結太久,又回到了之前的大問題上,他說:“一米五的長度,對於現行的魔杖製作來說絕對是一個挑戰,因為從來都沒有人處理過這麼長的杖芯。
如果你真的研究過這個問題的話,你就會明白,儘管從原理上,製造一個小玩意和一個大玩意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如果放在工程上,就會出現很大的漏洞,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羅南真心誠意地點頭,太對了哥!
作為一個曾經的理工男,羅南瞭解科學與技術的邊界,就像是世界上明明只要有理科就行了,為什麼還要有工科呢?
那當然是因為理科與工科解決的是兩種問題,前者專注於理論前沿,在未知的領域開疆拓土,揮斥方遒,而後者則是在前者發現的理論框架的指導之下,尋找將理論變為現實的可能。
這樣的工作很枯燥,很繁瑣,很容易讓浪漫主義者失去他的熱情,但是這才是現實面對的真正問題。
有很多實驗,在實驗室中能夠平穩,順利的進行,但是隻要一放大,就會出問題,而真正能夠實際應用的工業化,放大的規模會是實驗室中進行的那些小兒科的幾萬倍,幾千倍。
理科需要的就是將這個實驗做出來,然後讓它能功復現,這個過程一般是數十遍到數千遍不等;而工科要做的就是要將它放大、放大再放大,解決這一路上的所有問題,直它能夠穩定地為人類社會提供產品,這個過程是永恆的重複,但每一次重複遇到的問題都會不一樣,堪稱折磨中的折磨。
“第二個問題,”奧利凡德再次指出,“我們沒有這麼長的材料去製作這麼長的杖芯。
你應該知道,無論是獨角獸和是鳳凰,它們的體型都算不上大,可能曾經的時代裡出現過更大的個體,但是無論如何,它們的尾毛或者尾羽都不可能有一米五那麼長。”
羅南點頭,然後問道:“所以您認為龍的神經怎麼樣?龍是足夠大的,它的神經也一定一定足夠長的,絕對符合我的要求。”
奧利凡德搖頭:“所以說課本上的知識永遠是課本上的知識呀,這就是你的想當然了,龍的神經確實是非常優秀的杖芯,但是並不是龍的所有神經都是。
想要製作合格的杖芯,前提要求就是它的質地必須單一,它也必須符合能夠被製作成為杖芯的前體而不腐壞的要求。
那麼,龍的大神經就被排除了,那東西雖然魔導效率不錯,但是過於粗大就是它的另一個缺點了,它的質地極端的不穩定,如果使用這東西當杖芯,我覺得你的魔杖大概一個月就要換一次杖芯了。
所以龍的其他神經可以嗎?不行,我最為推崇的龍神經就是龍的心臟神經,但是那東西,你想一想就知道,根本就沒有那麼大,一米五?遠遠不行,能有五十厘米就已經燒高香了。”
羅南明白了,確實是自己想地太多了,不過好在原本他就看不太上這個世界的龍,如今的阿努比斯之劍早已經在艾爾達世界脫離凡胎,如果再給它的核心區換上這個世界的龍神經作為杖芯,羅南覺得這個龍,它不夠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在羅南還有一個寶貝。
“奧利凡德大師,如果我說我有那麼大的龍呢?這個又怎麼說?”
奧利凡德一臉狐疑:“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