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和歷1907年,在各方不計成本的投入下,歷時十六年,明道城主體結構正式完工:
東西長四千裡、南北長八千里的主體城牆和防護法陣全部佈設完畢;caso.
更名為‘道法山’的伏虎山也正式改造完畢,各種氣勢恢宏的殿宇樓閣紛紛建造完成。道法山主峰,如同一頭蟄伏的猛虎。山脈最高峰,即虎頭處,建造一座三層八面翹角樓,名為‘正陽樓’。一層為多功能大殿,二層為城市控制中心,三層為王斌夫妻專用道場。
‘虎背’之上,再建造一座六層五面翹角樓,名為‘學院樓’,作為道法學院總部所在地。沿著道法山山體,以及六座副山,分別建造八座大羅仙專用道場、二十座太乙金仙專用到處、百座太乙散仙專用道場;還有千餘座各種規格的亭臺宮殿,作為道法學院五大分院各級執事、教員專用道場。
南北長兩千裡、東西長三千里、高五百里的明月山脈正式建成。山脈主峰:明月山東西長一千里,像一輪彎月,開口向南,似乎要將整座明月城‘吞下’。
從山腳、到山腹、再到山頂,班魯、校由兩位大師專門設計了各種亭臺樓閣,即作為宗門各級長老使用的專用道場,同時也作為明月山脈以及整座明道城防護大陣的一部分。山體上全部種植百造山專門培育的蘊靈草、蘊靈樹。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山頂之上依照山勢,建造一座九層白色彎月形‘明月塔’,每層層高三百三十三丈:一層東西長百里,為多功能大殿;二層東西長九十里,為宗門紀念堂;三層東西長八十里,陳列著宗門各種法寶、武器;四層東西長七十里,為宗門各級別道法珍藏館;五層東西長六十里,為宗門核心弟子閉關修行之地;六層東西長五十里,為宗門核心長老閉關修行之地;七層東西長四十里,存放宗門、金雲府、暗影、四各組等各種檔案資料;八層東西長三十里,為城市控制中心所在;九層東西長二十里,為王斌、雲靈兒、辛紫夫妻三人專用。
明月塔塔頂為一個直徑十里的金色光球,名為‘耀日’,既是明月山光源,也是整座城市的攻擊大陣陣眼。明月塔前方是一座直徑五百里,高二百里的金色石柱,名為‘耀日臺’,既是明月塔的前廣場,也是整座城市攻防大陣的能量儲存中心和攻擊核心。
明月塔兩側,沿著明月山山脊,分別建造四座、共八座氣勢恢宏的宮樓殿宇,為大羅仙專用道場。依山腹建造五十座太乙仙專用道場。
站在明月塔九層,遙看遠處的道法山·正陽樓,雄心萬丈的王斌有了一個狂妄的想法:
“明道城十六座大羅仙道場、神洲八卦城二十四座大羅仙道場,若果有一天全部投入使用,那我們得多強大?!如今的佛門、太乙門、天妖宮恐怕都沒這實力吧?!”
如此大城,不能沒有大羅仙坐鎮,經過慎重考慮,最終王斌決定請破衣道人常駐明月山。
又十四年後,赤和歷1921年,東西長四千裡,南北長八千里的明道城正式交付使用。同年,明道城舉行了盛大的城市啟用慶典。隨著明道城交付使用,大批的建築修士被閒置。其中大部分是道法學院的學員,還有在明道城購買城市單元的宗族、小門派,指著建城賺取足夠多的靈石。畢竟道法學院、明月谷給的酬勞非常豐厚。
為此,王斌專門召開宗門大會。在確定宗門、道法學院尚有足夠多的財富結餘後,王斌決定,留下一半建築修士繼續建設明道城剩餘工程;剩餘一半,本著自願原則,由專門的修士護送,走海路,分別派往南瞻部洲學院仙島和東勝神洲八卦城。
學院仙島的升級改造,由天陣子負責,仿照道法城的防護大陣建造;神洲八卦城擴建,完全按照之前班魯、校由兩位大師的設計方案執行。
如今神洲八卦城共建造了五層,按照兩位大師的設計,最多可建八層。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神洲八卦城是按照八卦形狀分佈,已經建造了五層,每層垂線長一千里,整座城市對向長一萬一千里,以規模來看,已經是東勝神洲第四大城。若按照兩位大師的設計,全部建造完成,將是東勝神洲第二大城,也是整個天界第三大城。但明道城剛剛建造完畢,宗門、學院的財富勉強只夠再擴建一層。饒是如此,一旦擴建完成,單從城市規模來看,屆時神洲八卦城也將是東勝神洲第三大城。僅次於中部的盛源城和西部天庭的神華城。
雖然裡面大部分割槽域都沒有投入使用,但王斌擔心外圍也會如當初的明道城一樣,被各方勢力佔據,趁著有錢、有人,還有兩位大師完整的設計方案,王斌力排眾議,堅持再建一層。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王斌沒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