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伐看了看王斌,略微沉吟說道:
“你既然有幸獲得承影劍,也是天意!有些事情告訴你也無妨。
當年共工氏與高陽氏爭奪帝位,我是支援共工氏的,也正因如此,才被貶至此地。
高陽氏就是後來的顓頊帝。
你可知顓頊為何沒有殺我?”
“聽聞顓頊帝因輔佐帝·少昊有功,被封於高陽,因此號高陽氏。殿下乃是帝·少昊的後人,顓頊帝自然要讓幾分薄面。”
“有這方面原因,不過更主要的原因是:我沒有錯。
錯的是黃帝,是父王,是顓頊。”
王斌心中一驚,知道這要觸及到了不外傳之秘,趕忙低首傾聽。
倍伐看了看屋頂的波紋,平靜的說道:
“當初人界統管三界。人族祖地有三大勢力:作為世間正統的炎帝一脈、蚩尤的九黎一脈、還有新晉崛起的軒轅一脈,也就是黃帝。
最為強大的,無疑是蚩尤的九黎部落,為了對抗蚩尤,黃帝與炎帝一脈達成協議,兩大勢力合一,組成炎黃盟軍。
我翼人族作為盟軍的重要一員,也是當年的聯盟締約方之一。
炎黃盟軍與九黎大軍有過數次激烈大戰,盟軍敗多勝少。
為了顧全大局,最終雙方決定在鉅鹿舉行大決戰,一戰定輸贏。
鉅鹿之戰,在旱魃、應龍等強大援軍的幫助下,炎黃盟軍反敗為勝,蚩尤被殺,九黎部落被流放。
黃帝順利成為天下共主。
按照當初炎黃聯盟時的協議,黃帝之後,要將帝位傳給炎帝一脈,之後再傳給黃帝一脈,炎黃雙方交替輪換,世代結盟。
怎奈數次大戰,炎帝一脈損失慘重,黃帝依仗勢力強大,枉顧當初協議,而將人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孫子:高陽氏,也就是顓頊。
炎帝一脈後人:共工氏不服,率眾與高陽氏爭奪帝位。
父王曾教導我,處事要公正。
雖然我與高陽氏自小便相熟,但我翼人族乃是當年協議的締約方,我身為翼人族王子,必須遵守當年的協議。
雖然我看不上共工氏,但我依然選擇支援他。
所以我沒有錯,共工氏雖然性格暴躁,但他也沒有錯,錯的是黃帝、是父王、是顓頊。”
王斌朝上深深行了一禮。
倍伐繼續說道:
“顓頊繼位後,原本打算放過我,我們畢竟是兒時玩伴,但父王不肯,勸說顓頊,將我流放於此。
我理解父王,將我流放於此,實際是一種保護。
當然,父王也給我留下了任務,命我們看守這生命森林。
同許多帝王一樣,父王也發現了生命森林的不同尋常。
後來,顓頊違背當初承諾,命人建造了這座‘俊壇’,嚴格限制了我和族人的活動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