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當年‘三界大戰’,地界盟軍反攻入天界。雙方在天界爆發了兩場重要大戰。
妖天庭由東勝神洲、南瞻部洲撤退過來的殘軍,以及全部火屬性軍團,被全殲在中皇宇洲南域。此一戰迫使妖天庭不得不放棄中皇宇洲,退守北俱蘆洲苟延殘喘。
而在此戰之前,在西牛賀洲,還爆發了一場規模更加宏大的大戰。
西牛賀洲原本是妖天庭的練兵、屯兵之地,也是妖天庭最強大的幾個種族駐地,地界盟軍進攻此地,起初並不順利,但最終憑藉完美的指揮、精妙的配合,將妖天庭主力軍團全殲在西牛賀洲。
西牛賀洲一戰,奠定了妖天庭在天界的命運,也為地界盟軍進攻中皇宇洲提供了條件。
那場幾乎覆蓋西牛賀洲全域的大戰,異常曲折、慘烈。隨著大戰結束,西牛賀洲也基本被打廢,靈氣稀薄,到處是戈壁、沙漠。
‘萬里無生靈’,在中皇宇洲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但在西牛賀洲卻是常態。
天界十大生命禁區,西牛賀洲有兩個:瀚海流沙、戰爭戈壁。據說兩大禁區的形成都與那場大戰有關。
稀薄的靈氣,極大的限制了修士修行,大部分修士不得不選擇離開,遷往其他各州;少部分修士則聚集在幾個靈氣濃郁的綠洲之中。
西牛賀洲同南瞻部洲一樣,逐漸成為無法修行的普通凡人聚居洲。
隨著諸多強大的修士退出,皈依釋門的靈鷲山抓住機會,快速崛起。
釋門逐漸稱霸西牛賀洲。
如今釋門在西牛賀洲的影響力,絕不亞於天庭在中皇宇洲。
隨著釋門的快速擴張,內部也逐漸分裂出不同的派別,大乘、小乘、密宗、禪宗、華嚴宗、涅盤宗、妙法宗、法相宗、律宗、俱舍宗、淨土宗、歡喜宗等等,大大小小近百個宗門。
最強大的,毫無疑問是釋門聖地:靈鷲山,也叫靈山,是佛祖、諸佛、菩薩所在地。
也正因為釋門·靈鷲山的存在,原本被稱為‘不毛之地’的西牛賀洲,實力已經超過了南瞻部洲,甚至直追北俱蘆洲。
但這種一門獨霸的大洲,也有極大的缺點:
‘西牛賀洲無大城’。
西牛賀洲遍地的沙漠、戈壁,修士主要集中在幾個靈氣濃郁的綠洲中。隨著釋門強勢崛起,一些靈氣濃郁之地紛紛被釋門各個分支、寺院佔據。其他宗門、種族,要麼皈依釋門,要麼遷到其他大洲,使得整個西牛賀洲的散修、小宗門勢力極少。
城市,也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而最強大的中皇宇洲,僅僅一個南域,歷經兩百多年動亂,上得了檯面的宗門依然有三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城市,有近千個,天庭只需控制住主要的大中型城市,就基本控制住了南域。
西牛賀洲,釋門獨霸,修士之城也就變得可有可無。
例如,賀蘭城,毗鄰釋門聖地:‘靈山’,乃是西牛賀洲最大的城市,也不過五千里長。按照其他大洲的標準,勉強算是大城‘入門級’規模。
賀蘭城,西牛賀洲第一大城,也是進出大洲的主要傳送通道,雖然靠近釋門聖地‘靈山’,詭異的是,城市的所有權卻歸天庭。透過天城的洲際傳送陣,王斌一行直接傳送到賀蘭城。
在賀蘭城金雲府總部聽完詳細彙報之後,匯合西牛賀洲五名得力干將,一行十人立即趕赴秋璇長老失蹤之地:
稀婆城。
西牛賀洲並不繁華,不是每個城市都建完善的傳送陣,例如這個稀婆城,方圓八百里的小城,在整個西牛賀洲已經算是‘中型’城市了,竟然只修建一個短距離傳送陣。
稀婆城,因地處凡人國度:‘稀婆國’境內而得名。稀婆城西南方向五百里,有一片一望無際的黑松林,蜿蜒連綿數個緩坡平原,方圓幾千裡。高大的黑松,遮天蔽日,林中終年見不到光;哪怕中午太陽高照,林中依然幽暗。
“就是這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