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了望身後消失的後路,看了看緊閉的大門,想到自己一個人孤身在此,王斌果斷打消了進十八層地獄一探究竟的慾望。
石板路在地獄石樓前轉了彎,背離地獄遠去,數里後,石板路兩旁又是一望無際的彼岸花。
平心靜氣,金光護體,繼續前行。
數十里之後,又一座比‘十八層地獄’規模更大的黑色石城立在道路一側:
‘枉死城’。
此城乃是枉死之人的集中地,那些陽壽未盡提前死亡之人,全部集中於此,靜等陽壽過完,再去輪迴。看著大開的城門,料想也是空城一座,王斌決定繼續前行。
過了枉死城,也不知道前進了多久,直到彼岸花逐漸消失;黃泉路的盡頭是一座三百多米寬、一千多米長的黑色石拱橋;橋下是一條將千米寬的大河;乾涸的河道鋪滿了各種動物的屍骨。一座石碑,印證了王斌的猜想:
‘忘川水奈何橋’。
回望消失來路,以及無盡的彼岸花花海,王斌順手摘下路邊一顆彼岸花。意外的是,彼岸花離地後,鮮紅的花朵迅速變的暗紅、變黑,隨後化作一片黑煙消失不見。摘下一杆紫葉,結果同樣化成一縷黑煙。
王斌想了想,手化劍訣,在一支彼岸花上畫了一道封禁符,再次折下,果然彼岸花完好如初。王斌大喜,依樣又採折了一支彼岸花和兩支紫色的枝葉。望著手中嬌豔喜人的彼岸花,本想多摘幾朵,怎奈自己的布袋太小,多了裝不下。將花、葉裝進布袋中,朝著奈何橋前進。
奈何橋,一座由黑色巨石搭建的拱橋,橫跨整個忘川河,在拱橋中心最高處,有一個直徑十丈的白色玉石臺:
‘望鄉臺’。
一臉好奇的王斌,沉思許久,最終還是邁了上去,站在石臺上,向前方、左、右分別望去,發現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地府都空了,望鄉臺肯定也失效了!”
當王斌轉身,看向來路,瞬間呆立石化:
一幅幅畫面清晰的出現在眼前,從出生那天開始,蹣跚學步,到務農、無憂無慮的童年、父母、玩伴、上學、戀愛、工作、遇昆陽真人、冰湖修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直到如今站在這裡······
一生種種經歷,竟然全部完整清晰的呈現出來。直到最後一幅畫面:
王斌在此站上望鄉臺,畫面逐漸模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黝黑的橋面,以及橋頭遮住黃泉路的黑霧。
而腳下的奈何橋並沒有像走過的黃泉路一樣消失。
顧不上這些,還沉浸在人生畫面中意猶未盡的王斌,走下玉臺,再次站上玉臺,一連重複了幾次,畫面再也沒有出現。
圍著望鄉臺研究了好幾圈,無論怎麼看,就是一個普通的白玉石臺,除了正中間有個小黑窟窿,沒有任何奇特之處,連個符文都沒有。神識、紫瞳、敲、摸、踢、打,折騰半天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
想把整個望鄉臺連根拔起,抬走,又覺得太大、太麻煩了。
縱使不甘心最終也只能放棄。
憑欄而望,看著乾涸的河道中那無盡的屍骨,有人的、也有各種動物的,王斌搖了搖頭,沿著奈何橋繼續前行。
下了石橋,路前方有一個巨大的四方形石臺,石臺前面刻著三個字:
‘驅妄臺’。
“這裡應該是喝孟婆湯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