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眾人在黑山上看見的那樣,圓山山頂並沒有草木,而是一個直徑約兩百米的圓形平臺;
平臺正中間是一塊直徑兩米的白色圓石,竟是一整塊純白玉石;
玉石外面,九塊大小相同的黑石塊圍成一圈,第二圈是十八塊,第三圈是二十七塊···以九的倍數,一直延續到最外圍是八十一塊,形成整個山頂石臺。
站在凸起的天心玉石上,可縱覽整個空間:
如果以大黑石山為北,眾人所處的平臺則為整個空間的正中心,南邊是一片高大的黑竹林,剛才戰鬥的怪蛇和飛蟲都退了進去,毫無疑問,裡面必然異常兇險,當敬而遠之。竹林南邊是一片血紅的水塘,水塘的盡頭長著三棵巨樹,看不清是什麼樹,筆直黝黑的樹幹,血紅的巨大枝輪,十分耀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東邊是一片雜草的沼澤,看起來生機勃勃,一派平靜。但這方天地中,眾人料定,就算是沼澤也不可能如表面這般平靜,說不定裡面藏著巨大的危險。
西面是一個四方形藍色水塘,面積比南邊紅色水塘略小。藍色水塘的北邊,也就是眾人的西北向,是另一個面積略小的巨大山丘。
眾人所在的圓臺四周,分別矗立著四尊巨大的石雕:東邊是龍、北是麒麟、西是虎、南是鳳凰,四大石雕通體黑色,也是由後面山上的的黑石雕刻而成。最奇怪的是龍、虎、麒麟全部頭朝裡、面向天心石,而南鳳凰卻是頭朝外,注視著紅色水塘。
眾人圍坐在天心石周圍,一邊修整,一邊瞭解彼此分開後的遭遇,以及商討下一步行動。
釋慧和尚一隊,顯然沒有王斌這隊人的傳奇經歷,下山途中就逐漸遭遇了紅眼怪蛇;下到山腳更是遭遇了蛇群圍攻。眾人且戰且退,結果在這半山腰又出現了大量的怪異飛蟲,一邊抵抗,一邊朝山頂退去,直到王斌這隊人的到來。
王斌又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山頂的所見所聞,除了跟王斌相熟的師侄·謝圓道道長以外,剩餘四位道長以及五位大和尚紛紛看向王斌,眼神十分耐人尋味。
釋慧直言直語:
“阿彌陀佛,王道友如此年紀,道基竟如此深厚,老衲佩服佩服。”
王斌趕忙回禮:
“大師誇我了。”
原來剛才戰鬥的時候,王斌用手中的棍子看似毫無章法的攻擊、格擋,卻全程動用體內靈力控制手上的棍子,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偶爾靠一些武術、劍法,以節省體內靈力。
戰鬥結束後,每個人臉上都呈現出輕重不同的疲憊,只有王斌看起來竟然一切如常,可以想象王斌體內靈力根基之深。
聽到釋慧之言,眾人紛紛點頭。謝圓道趕忙出來解圍:
“小師叔確實有些機緣,也是我等修煉界的幸事。依貧道看,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先探討一下此地,以期能早日出去。”
眾人紛紛點頭,開始各抒己見的談論此地,許久之後,眾人終於達成共識:
此地當為顓頊帝陵,西北向略小的是帝嚳的帝陵,畢竟歷史上帝嚳是晚輩,不可能佔據中央;王斌等人見到的兩隻死氣騰騰的大鳥和眾人剛才戰鬥的怪蛇、四翼飛蟲,推測都和南邊的紅色水塘有關;此地看似平靜,卻處處藏有殺機,尋到人之後當立即離開此地。
毫無疑問,此地是兩位上古帝王佈置的,同列上古‘五帝’的顓頊、帝嚳,對華夏民族的發展是有巨大功績的、被尊為‘人文始祖’,還是不要打擾的好。
眾人圍繞天心石盤坐、調理,快速恢復狀態;三位總局人以及剩餘七名戰士迅速補充體能,並重新整理、分配武器彈藥。
狀態最好的王斌,稍微休息後便起身,替換兩位正在警戒的戰士。看著周圍抓緊休息的眾人,王斌圍著石臺四周慢慢遊走,仔細感受著此地的不凡。許久之後,王斌停在南邊黑色大鳳凰旁邊,順著石像的目光,遙看遠處的紅色大水塘;血紅的大水塘,似乎有巨大的魔力,讓人忍不住的想去靠近它······
“有人!誰?!”
喜歡凡人道尊請大家收藏:()凡人道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