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入海時間若說誰最長,肯定是葉揚飛無疑。
從天亮開始一直到天黑,往往是他最先一個入水,最後一個上艦。
整個試驗調整過程,雖然有監控器作為輔助,但監控器生成的地圖,總是與實際情況有著懸殊巨大的比例差。
為了將佈局百分百重現,不得不一直呆在海水深處,硬生生靠著眼力,調整每一個組員出現偏差的位置。
一次成功沒啥可高興的。
因為共計五百的位置絕不是一成不變,完全由固定組員擔任,至少,也要由兩組不同人員分別輪流負責,否則沒人可以堅持到戰鬥結束。
換一批人上來,即便上一次成功,也等於要重頭再來一遍。
而且,就算是同一組的五百人,也不可能一動不動,必須提前預計很多在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傷亡率,一旦某一處出現空缺立馬會補充人員,補位組員一般而言實力最高,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要適應的往往不是一個位置,而是多個可能出現空缺的位置,幫助他們熟悉掌握多個重點可能出現空缺的位置,也是試驗調整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二來,如果人員已經無法補充,則只能由剩餘人員透過變換站位,以儘量彌補多個空位出現時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這般計算下來,每個組員都得嘗試多個不同站位。
因此,在原本就很難於海中確定位置的前提下,難度不斷成倍上漲。
作為唯一掌握全域性,不得不隨時緊盯的葉揚飛,在超限使用眼力與精力的情況下,脾氣肯定好不到哪去。
只是罵而沒有上演全武行,都說明他已然在努力剋制了。
事實上,最初階段出現的失誤,多得簡直令人無法直視,就連身為當事人的組員們也是如此。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流逝。
葉揚飛的脾氣也越發暴躁。
組員們的神經也越繃越緊。
相對於可能一個不縝,就會不僅丟掉自個小命,還會連累同伴一起丟掉小命,甚至於影響全域性的情況下,圍觀再也無法成為障礙,當氣氛越來越緊張時,誰有功夫去在意旁人眼光。
不過,海城人似乎從一天天這些聯盟軍的表現中,也看出了些什麼。
原本在旁觀時大多帶著湊熱鬧或打趣的心態,逐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在一個個組員疲憊至極,甚至連飛艦都不想再上,各自飄浮在海面如挺屍般休息時,一聲聲真誠而有力的加油打氣。
誰也不是傻子。
或許從這一個個實力強大組員們幾近瘋狂至賣命程度的行動中,他們已然默默感覺到,這些人是因為什麼幾近玩命的在不斷努力。
半個多月!
整個試驗除錯幾近耗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這一點是葉揚飛從未想過的。
深海中葉揚飛瞪大眼睛,快速遊動,仔細從方方面面或近或遠觀察這一次由組員構成的佈局是否出現誤差,答案在半個時辰後出現,他用力點了點頭,接著伸手作出一個手勢。
立馬,外圍與中層有幾十名組員自行撤離原本位置,然後其他組員以最快速度開始調整整個佈局。
半個時辰後,又一個手勢作出。
持續了四五個時辰,葉揚飛點了點頭,作出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手勢後,率先雙腳用力踩水,如箭般衝向海面。
噗!
張嘴吐出一口不小心嗆入的海水。
抹了把滿臉亂淌的水珠。
睜開眼睛向四周一看。
看見一個個組員同樣腦袋浮出水面,臉色發白地靜靜看著他。
張嘴!
下一秒立馬意識不對,硬生生將嘴巴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