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聲是範大個兒發出來的,其實是他正與胡胖子談笑之聲。
今天,範大個兒與胡胖子竟然抓捕了一隻羬羊!羬羊乃是神話傳說中便存在的一種動物,形狀像樣,卻長著一條馬的尾巴,據說食其肉可延年益壽。
對此,《山海經》中曾有描述:“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
能捕捉到這樣一隻神獸,可想而知胡胖子和範大個兒的喜悅之情,範大個兒的嗓門比較粗,隨便哈哈大笑一聲都像是在跟人吵架一般。
封隱朝著二人面前的“胡胖子”擺了擺手,這位“胡胖子”很明白套路,隨即便跳下古琴臺,幾個縱身,身影便消失在了叢林山野之中。
聽聲音是在十幾米外,其實距離不止於此。
況且,穿梭叢林需要七繞八繞,要扛著一堆東西步行過來,總是要費些時間的。趁著這功夫,欒風和封隱便就近砍了一些樹枝和乾柴,等胡胖子和範大個兒出現在古琴臺下方的時候,一隊篝火已經燒的很旺。
“我說兩位啊,怎麼個意思呢,今兒個啊,咱們可算是有口福了~~~”
說話間,胡胖子將幾隻獐子和狍子、野山羊甩動著扔上了石臺,範大個兒也憨笑著扛著羬羊和一頭野犛牛走上了古琴臺。
一切如前,範大個兒忙活著宰殺、清洗、燒烤,胡胖子則甩甩手走到了封隱和欒風的旁邊,在給兩人分別遞了一根菸之後,慢悠悠的坐了下來。
“我說兩位~~~怎麼個意思呢,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著啊?”
胡胖子問了一個與欒風幾乎同樣的問題,欒風沉默不語,封隱深吸了一口煙之後,回了一句同樣的話:
“探訪李元昊的王陵。”
胡胖子眯縫著眼望著前方,吐了一個眼圈之後扭頭望了望欒風,看到欒風眉頭緊皺,喉結翻動了數下終究沒有再說什麼。
“泰陵是西夏王陵之中最大的陵墓,歷經千年,巍然屹立。關於這位李元昊,也是歷史上極有爭議的一位大夏王國君主···”
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既然胡胖子沒有主動問,欒風便也沒有考察他背誦什麼《天機素書》。一切,在閒聊之中或可找出端倪。於是,欒風便有一搭無一搭的閒談起了有關李元昊的一些軼事。
李元昊死於一千多年前。據說,當時四十五歲的李元昊是被其兒子寧令哥所殺。關於兒子殺他的原因,有種說法是他將兒媳據為了己有,從而惹惱了他的兒子寧令哥。不過,此事至今也沒有確切的考證。
但可以確定的是,李元昊在當政後期確實整日沉迷於享受,不理朝政。並且,此人還有猜忌功臣的毛病,更是將自己的生母殺死。因此,後人便將他定義為暴君,這也算是名副其實。
李元昊在一零三八年自立為帝,建立了歷史上的西夏王朝,很快便被當時的大宋皇帝賜予了李姓。而在過了不到十年之後,他與宋朝的關係便宣告破裂,他修宮殿,更衣冠,立官制,制禮儀,建蕃學···
同時,為禁止宋朝的結髮習俗,李元昊還專門頒佈了禿髮令,凡有不從者,斬立決。
後來,西夏王朝的軍隊大舉攻宋,與宋軍分別戰於三川口、好水川和定川寨皆獲勝,先後滅了宋朝數萬精銳部隊。而後,大夏國軍隊又透過河曲戰役打敗親自出徵的遼興宗,從而與宋、遼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有句話說的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大夏王朝這種“兩頭得罪”的局面註定撐不了多久。在第九代西夏王德旺繼位的時候,蒙軍便乘西夏國勢積弱之時大舉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