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晉陽外城都已經拿下了,你捨得嗎?”李繼勳翻著白眼問道:“還有,官家會答應嗎?”
“我當然捨得,而且只要對官家說明緣由,官家也一定會同意我們的選擇!”
丁德裕再次語出驚人,然後才仔細解釋道:“因為晉陽這裡太適合我們大宋軍隊將軍抽車,南北狹長,東西空間有限,對步兵作戰有利,對騎兵來說卻會喪失迂迴穿插的機動優勢,我們這個戰場上和契丹遼胡交戰,要比跑到一望無際的燕雲一帶去輕鬆得多。”
再次強調了晉陽戰場對宋軍的有利之處後,丁德裕又指出道:“大帥和大王不妨仔細想一想,倘若我們冒著糧草不濟的危險繼續強攻晉陽,就算僥倖成功,北面的城池土地也會盡歸契丹所有,我們再想靠武力拿下,自然要比從北漢劉賊手裡搶過來要困難數倍,而且對我們大宋軍隊來說至關重要的河套馬場,還會受到契丹遼胡的嚴重威脅。”
“但我們如果果斷退兵,那麼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我軍撤退之後,北漢劉賊必然要收回北方的土地城池,契丹遼胡既得顧及他們的聲譽,又得擔心把北漢劉賊逼到我們這邊,就只能是乖乖吐出他們已經吃進嘴裡的肥肉!而當我們大宋軍隊養精蓄銳捲土重來的時候,契丹遼胡也只能是乖乖的再來晉陽送死!所以我認為,主動退兵,利要遠大於弊!”
做為宋軍在晉地戰場的頭號大將,李繼勳當然得為自己將來的處境著想,為了自己以後不至於處於太過被動的狀態,心裡也十分認可丁德裕的這番分析,但是李繼勳又不願獨自背上擅自退兵的責任,便轉向趙德昭問道:“大王,你是什麼意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李繼勳是不肯獨自承擔責任,趙德昭心裡的如意算盤,同樣也是在扒拉得劈啪作響,暗道:“是否應該見好就收了?這次的北伐晉陽,我雖然立了不少功勞,但畢竟都不是首功頭功,就算接下來順利拿下了晉陽內城,主要功勞也是李繼勳和丁德裕的,沒有什麼讓我再次大出風頭機會。”
“既如此,那我何不順水推舟,贊同丁德裕的提議?第一是丁德裕的提議確實很有道理,在晉陽收拾遼軍騎兵要比在華北平原上容易得多,第二是假與時日,我積累了足夠的威望和資歷,拿下晉陽滅掉劉賊這份大功,說不定就該論到我來享受了。”
拿定了這個自私自利的無恥主意後,趙德昭也再不遲疑,重重點頭說道:“伯父,小王也覺得丁副帥的提議十分有理,與其冒著斷糧的風險強攻晉陽內城,讓契丹遼胡坐收漁利,倒還不如果斷退兵回去重整旗鼓,養精蓄銳,以後再來晉陽將軍抽車!”
李繼勳也等的就是這句話,立即點頭說道:“也罷,既然大王也認為主動退兵利大於弊,那我們就這麼辦吧,不過將來官家如果問起責任,還望大王和丁將軍能夠替老夫分辨幾句,仔細說明我們這麼做的原因。”
“大帥放心,這是末將的提議,末將當然與你同進共退。”
丁德裕還算將點義氣,馬上就一口答應了李繼勳的要求,暗藏野心的趙德昭本想隨口附和,然後心念一動之間,趙德昭的心裡卻突然想起了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匈奴王阿提拉。
“奇怪,我怎麼會突然想起阿提拉?他和這事有什麼關係?”
趙德昭一度有些費解,不明白自己灌滿恆河水的腦袋裡怎麼會突然想起阿提拉這個歷史人物,好在趙德昭運思極快,只是略一盤算,趙德昭就馬上明白了其中原因,還忍不住露出了微笑,說道:“伯父,丁副帥,先別急著退兵,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句話?”
“什麼話?”
李繼勳和丁德裕全都十分好奇,趙德昭則笑得益發猙獰和姦詐,說道:“這句話就是,賊不走空!意思是說,只要有便宜可撈,大雁從咱們面前飛過,咱們都要把它的毛給拔下幾根來!”
…………
時間很快到了當天下午,在舅公留下來的皇宮裡看到天空中再次飛舞起了滿天雪花,劉繼元不由悄悄的鬆了一口氣,還忍不住在心裡祈禱道:“下吧,老天爺保佑,這雪最好是下得越大越好,天氣也越冷越好,這樣宋賊軍隊才有可能主動退兵,為我們大漢朝廷留下一線生機。”
麻竿打狼兩頭怕,城外的宋軍在擔心自軍無法順利拿下晉陽內城,城裡的北漢朝廷上下也在擔心這座內城守衛不住,尤其是在契丹軍隊潰逃之後,不少北漢的文武官員和軍民百姓,實際上都已經悄悄打好了一旦城破就立即投降的主意,許多擅長未雨綢繆的北漢權貴,還已經開始了暗中轉移家產和埋藏財寶,以免將來被宋軍一鍋端走,害得自己淪落到赤貧狀態。
劉繼元本人實際上也已經做好了城破人亡的心裡準備,為了給自己延續血脈,劉繼元還把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兒子託付給了絕對心腹,讓心腹在城破之後帶著自己的兒子出城逃命,以免徹底斷了自家的香火。
至於投降保命,劉繼元當然也動過這樣的念頭,然而歷史上劉繼元之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城投降,全是因為已經稱帝的趙光義親自來到了晉陽城外許下承諾,答應一定不會虧待了劉繼元,徹底走投無路的劉繼元才無可奈何的做出了這個決定。
現在的情況不同,趙匡胤還在汴梁城裡敲著二郎腿欣賞美女歌舞,李繼勳和趙德昭等人的承諾也遠遠不夠分量,所以劉繼元雖然多少有些動搖,念頭卻依然還是在腦海中一掠而過,並沒有帶起多少浪花。
然而趙德昭等人卻忘記了掂量自己是否夠分量招降一國之君,劉繼元正在御花園裡欣賞雪景時,一個太監突然快步來到了劉繼元的面前,行禮說道:“陛下,宋國大王趙德昭,派遣他的幕友梁周翰為使,來到了城下叫城,說是希望能夠得到陛下你的召見。”
“是來勸降的吧?”
劉繼元不屑的冷哼了一聲,誰知那太監竟然這麼說道:“陛下誤會了,那個梁周翰當眾揚言,說他不是來招降的,是來拯救晉陽內城的萬千軍民百姓的!還望陛下能夠認清形勢,儘快與他見上一面。”
“好大的口氣!先驚後撫,典型的說客手段,這種小把戲朕見得多了!”
劉繼元益發的不屑冷哼,但最後還是改了口,說道:“也罷,念在上次瘟疫的事朕勸了他們人情的份上,把他帶進宮裡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