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腦操控頻寬260、能量柵格24、無人機控制通道15;
電容電量245單位、回充時間17.5公裡、掃描解析度430毫米、引力計感應器強度12、自身訊號半徑40米。
注:au為距離單位,1au約等於149597870公裡,也就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高、中、低電壓槽位,這是按照各種裝置對電壓的需求而單獨設計的預裝位置,不同的高中低槽位數量搭配,能夠讓同一艘飛船變成有不同用途的另一種飛船。
在飛船設計方面,合理安排有限的槽位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一般來講,高電壓槽位針對的是發射類的裝置,比如導彈發射器、鐳射武器、各種炮臺、掃描探針、電子幹擾裝置、鐳射采礦器等等。中電壓槽位針對防禦方面的裝置比較多,低電壓槽位更多的是裝配一些艦船輔助裝置。
主腦操控頻寬、操控通道都是飛船主腦對飛船上所有裝置的操作能力,由於電力的限制,飛船不可能安裝太強的的主腦,而如何利用有限的電力確定主腦和各裝備之間的匹配程度也是飛船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
掃描解析度,這個資料決定了飛船上發現訊號源的速度、精確度,掃描解析度越高,探索到異常訊號的速度越快、精度越高,鎖定時間越快。
引力計感應器強度,這個資料主要是針對各種幹擾的,強度越高,抗幹擾能力越低。
自身訊號半徑應該是越小越好,這個數值越大就越容易被發現、越容易被鎖定、越容易被準確擊中。
這些數值都是飛船出廠時的基本數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隨著飛船上裝配的裝置不同、駕駛員對飛船的操控能力不同,都會發生變化,總體上來說,裝置越高階、操控能力越強,這些數值就會相應的增加或者減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是固定不變的。
【茶隼級護衛艦】,加達裡聯邦製造,整船體積19700立方米,全重1163噸,貨艙容量160立方米,不帶無人機機艙;
最大飛行速度320米每秒,躍遷速度每秒6au,最大躍遷距離105.9au,躍遷準備時間6秒;
裝甲強度519,立場護盾強度625,結構強度350;
發射器安裝平臺4座、炮臺安裝平臺無、低電壓槽位2、中電壓槽位4、高電壓槽位4、小型改裝槽位3;
主腦操控頻寬180、操控通道45、無人機控制通道無;
電容電量330單位、回充時間165秒、最大鎖定目標數2、最大鎖定距離50公裡、掃描解析度620毫米、、引力計感應器強度11、自身訊號半徑38米。
從這兩艘飛船的資料對比上,很容易就能看出它們的設計思路不同,蒼鷺級飛行速度快、中電壓槽位多、飛船主腦更強大,所以可以裝配的裝置就多樣化,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務;而茶隼級的防禦更高,武器安裝平臺更多,雖然中電壓槽位數量少,可選擇的變化也少,但是它是一款很好的進攻型飛船,火力強大。
“難道老媽是個暴脾氣?”胡蠅使勁在腦子裡搜尋著母親的印象,他很難理解為啥母親會鐘愛這種簡單粗暴的飛船,而父親卻更趨向於功能全面,應該反過來才對嘛!
“我也試試這艘茶隼?再碰到海盜我也不至於光逃跑而不能還手了!”這個念頭在胡蠅腦子裡閃動了幾次之後,又被他強忍著給壓了下去。他的性格有點像他母親,喜歡冒險且沖動,不過好像還繼承了一部分他父親的性格,考慮問題更全面了一些。
茶隼級的攻擊力是很強,但是胡蠅並沒有經歷過實戰的考驗,虛擬訓練畢竟還不是實戰,雖然已經非常逼真。經過上一次的遭遇,胡蠅現在已經踏實了很多,他不認為自己這麼一個新手就可以駕駛著一艘小護衛艦去抗衡經驗豐富的星際海盜。
而且他還看清楚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的母親雖然更激進更暴烈,但是她都是和父親一起行動的,很少單獨行動。而他們這一靜一動兩艘太空船可以完美的配合掩護,可是自己目前還沒有這麼融洽的同伴,所以不管飛船如何好,選擇的時候還得考慮自身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