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不下於攻下六國的功勞啊!
眾人再看向嬴子弋,目光都變了,這可是在赤裸裸的拉仇恨啊!不是因為嬴子弋所提的稱號不好,而是因為嬴子弋的所提的稱號實在是太好了。
“皇帝……”嬴政細細的咀嚼著這個稱號,似乎感覺不錯,於是說道:“可。”
嬴子弋一笑,退了下去,走向了自己的班列之中,一臉得意的樣子。
接下去便是一些繁瑣的禮儀具體的細則商討了。嬴子弋也沒有興趣,在自己的班列之中閉目養神。
朝會散去,秦王獨留嬴子弋一人。
“父皇!”嬴子弋稟手道。
“朕將你留下來,可知道是為了什麼?”政哥如此說道,對於新的稱號,他似乎十分受用。
“兒臣不知。”即使嬴子弋已經知道了政哥想要說什麼,但還是什麼都不說的比較好。
“朕欲廢去周制,而行新政,你以為如何?”
所謂周制,便是分封制,而新政,便是郡縣制。
政哥之所以要將嬴子弋留下來商討,便是因為嬴子弋乃是分封制下最大的受益者。自隴西以西,到西域之間的廣闊領土,都是他的領地。
“兒臣自然支援新政。”嬴子弋稟手道。
您政哥都這樣說了,我會這麼不開眼說不支援麼?嬴子弋的心中,這樣的吐槽道。
嬴子弋雖然知道這是歷史的潮流,滾滾而去,不好阻擋,但是心中還是空落落的。
“如此甚好。”嬴政說道:“但是你的領地,朕並不打算收回。”
啥咧?嬴子弋一時有些搞不明白,政哥的大刀之下,所有的人都無法例外,為什麼唯獨會放掉自己?
“你一定是在疑惑,朕為何會棄西土而不顧?”
“兒臣是有這樣的疑問?”嬴子弋老實的回答道。
“朕欲讓你為儲君!”政哥緩緩開口。
轟隆一聲,殿外沒有雷聲,不過嬴子弋的心頭卻是閃過一道驚雷。這是不是太隨便了一點。按照贏子弋的記憶,政哥可是在死前才立了遺詔,傳位扶蘇。這也讓趙高有了可乘之機,禍亂了天下。
“這…父皇正值壯年,這儲君一事是不是太早了一點。再說父皇若是立我為儲君,扶蘇哥哥將如何自處?”嬴子弋商量的措辭,他可不希望惹惱了政哥。畢竟對於秦國儲君的位置,他還是心有餘悸的。
“還記得你在去楚地之前我們父子在這殿中的談話麼?”政哥似乎早有預料,問道。
“兒臣記得。”
“朕欲廢去周制,那麼嫡長子繼承製也就可有可無了。天下之大,我們父子的敵手遠遠不止是六國這麼簡單而已。六國雖滅,可是天下人心未服我大秦。伐國易,伐人心難。諸子百家,六國遺族,北戎南夷。有些人,遲早會一個個跳出來,等待我大秦最為孱弱的時機,給予最為致命的一擊。也許將來,會比現在更亂。朕的繼承人,應該是一個文武皆備,又能夠洞悉世事人心之人。扶蘇,終究是太過柔弱了。”
原來我在政哥的心中評價有這麼高麼?嬴子弋想想還是有些小激動呢。
“而你在西土的所作所為,讓朕最終下達了這個決定。”
“父皇是指?”
“驍羽營!”嬴政說道。
“收攬勇健幼兒,加以訓練。朕已經收到不止一份的奏報,暗指你心懷叵測,欲行篡逆之志。”
“……!”這是哪個吃飽了撐著的,嬴子弋心中暗道。別讓哥哥知道是誰,不然有你們好看。
“但是朕卻不這麼認為,一則你收攏的乃是幼兒,要讓他們成長為可以上戰場的勇士,起碼需要十年。二則,朕不是不知道你請大儒在營中所教為何?朕在這背後看到的是一份殿上諸臣都無法及其的遠略。”
也許是將要登基為帝的喜悅,政哥今夜十分有耐心,一字一句的解釋道。
政哥一笑,“朕已經命人在關中也成立了一座龍驤營,一切規制皆照驍羽營辦理。此舉雖然花費巨大,然而想必將來的功效也十分之大。十萬忠於我大秦的將士,足為我大秦根基。”
“兒臣謝父皇隆恩!”嬴子弋頓首,三跪九叩。拜完,說道:“兒臣有一事,願上稟父皇。”
“何事?”
“兒臣聞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上居仙人,有長生不老藥,兒臣願為父皇求之。願我大秦萬年,父皇萬萬年。”
轟隆,這次是真的雷聲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