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這件事情,處理不當,必然造成宮闈爭鬥,秦國禍亂。
殿下,扶蘇,李斯,蒙武等一幹人靜默不語,都在等待著嬴政的開口。與昌平君謀逆這件事情相比,王翦在平輿城下大敗項燕二十萬楚軍這樣的大捷對於秦國諸臣來說反而沒有這麼矚目了。
“王上,中車府令趙高回來了。”殿外的內侍報告。
“傳!”
嬴政的思緒回轉,嬴子弋對付昌平君的藉口,就是昌平君假傳王命,令宛城守軍剿滅了羅網。
趙高形容破敗,裝束不整。一進大殿,他就跪了下來,向秦王請罪。
“奴婢受王上信任,掌握利器羅網,卻不想到昌平君那廝陰謀叛亂,以致羅網全軍覆沒,奴婢有罪,請王上責罰。”
趙高一言一語,站在一旁的公子扶蘇莫不膽顫心驚。感受到嬴政的眸光觸及,他更是戰戰兢兢,屛息靜立,不敢一言。
嬴政心中暗自嘆息,扶蘇什麼都好,可就是太過文弱。歷來宮闈之間的爭鬥,不亞於戰場之上的刀光劍影,甚至猶有過之。扶蘇卻是不明白,或者是明白了,卻也做不到。小人的陰作的手段,君子即使是明白,也不屑去為之。
一個合格的儲君,他的手下既要有君子,也要有小人。從這角度上來看,扶蘇實在是有些不合格。
“來人,將趙高關入廷尉府,聽候處置。”
對於秦王的處置,趙高面色哀沉,但是心中卻是一喜。這不輕不重的處罰,也就意味著嬴政並不打算拿他趙高開刀。
趙高被拖了出去,朝堂之上,丞相李斯走了出來。
李斯雖名為丞相,但實則只是代相而已。
“王上,臣以為眼下最為緊要的事情,是平定南陽叛亂。其餘之事,可容後再議。”
嬴政點了點頭。李斯這個人,總是會在合適的時間與地方,提出合適的建議。
“你可有策略平定南陽亂局?”嬴政問道。
“臣以為當令蒙恬將軍帥駐紮鹹陽附近的一萬騎軍,星夜賓士南陽,協助十四公子,鎮壓叛亂。”
“就依你的意見吧!”
“臣遵旨。”
“前方戰報!”
嘹亮的聲音在殿外響起,這場朝會又多了一場小插曲。不多時,南陽的戰報便被傳遞到了嬴政的禦案上。
嬴政開啟一開,一笑,拿起來對著殿上的群臣說道:“這不是一封戰報,而是一份請罪的奏疏。”
“什麼?”
殿上眾人心中驚詫,難道南陽失守了?
“上面說,嬴子弋率軍三千平定了南陽的叛亂。只是他一時不慎,昌平君卻被墨家的叛逆救走了。”
在場眾人一愣,很快,便是呼嘯而來的贊譽之聲,對於嬴子弋的贊譽之聲。與平定南陽這樣的大功相比,昌平君走脫這件‘小’事實在是不值一提。
群臣退去,這場勾心鬥角的朝會結束了。嬴政獨居王座之上,殿外幽暗,殿中明煌火光照映,他稜角分明的臉上卻多出了一股讓人難以捉摸的表情。
嬴子弋的奏疏上還寫著一件事情,嬴政並沒有說出來。王翦率領五萬大軍,正在往南陽回返,而嬴子弋則說,他要在王翦鎮守南陽後,率軍前往楚地,攻破壽春。
“惹下這等滔天禍事,這是要將功折罪麼?”
空曠的宮殿之中,只餘嬴政意味莫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