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顧尊深呼吸幾次,右手結劍指印,左手握拳,法力在空中按照下圖畫出九字圖,此時只覺得七竅通暢。
九字真言每次修行出一點修為,便會被心花之力摧毀。最後消散成為一絲記憶碎片,而這記憶碎片中則有著九字真言修行之念力。
顧尊不由得瘋狂的修行,慢慢將記憶補充完全。而當最後獲得完整記憶的顧尊則是有些震驚。
記憶最開始,有一個通天徹地的巨獸屹立在天地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而地面上有一個渺小的老者,身著乾坤道袍,看著這巨人突然有感,說道:“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第二段記憶,是一個鬍子花白的老和尚,在一處黑暗的密室閉關,突然頓悟嘆道:“靈、消、統、甲、解、心、裂、齊、禪。”
第三段記憶,一個黑衣強者御空而行,手中拿著一本古卷。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這是九字真言上篇。
其實九字真言還有下篇:靈、消、統、甲、解、心、裂、齊、禪。
雖然被佛家引用,但九字真言本就是六甲秘祝,內含道家的神只六丁六甲。他們是真武大帝座下的神將。六甲指的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成。在天干地支裡面屬於開頭第一位。
甲為東方的陽氣萌動之時。日有六甲,辰有五子。代表著變化之道。這甲也形同“變”的含義。而六甲在道門眼中是大迫造物的日子。
正所謂:元始命玉皇上帝陣詔,喝玄武披髮跳足,金甲玄袍,皂蘸玄旗,統領丁甲。六甲神具有神力,可以祛除不祥,降伏精怪,高功道人役使六丁六甲。
顧尊猛地睜眼,九字真言已經修成。
小邪神被顧尊氣勢所震撼,問道:“怎麼了?”
“無事。”顧尊露出笑容:“趕路吧。”
途中,小邪神不由得說道:“寧夜,現在我感覺你變化很大。好像,為人更淡漠了。”
顧尊笑道:“我可不修無情天道。”
若是越來越無情,就是修天道。可如果想修天道,第一件事就是不能背離天道。只要有想成就天道的心,那就不算是無情。
所以修行的本質,還是修真我。感知是無法被磨滅的,否則修行的本質就是沒有意義的。
就算是再本能的存在,到了一定程度也會有靈智。而有靈智的那一刻,就代表已經離天道越來越遠了。因為有情就有欲,有欲就無邊。
很多天精地寶,無需修行,存在的本質就是天道的一部分,更是隨著日月玄機而不斷變強。
可是到了一定程度,終究會出現靈智,甚至化形。而到了這一刻,未來之路就已經從無限,變成了有上限。
所以說靈智的存在,或許本身就是天道的最強牢籠。而感知與執念,就是天道操控世間萬物的鎖鏈。
顧尊看向手中的心花,或許這就是鑰匙?
想到這,顧尊忽然想起一個在嶺南流傳的故事。
曾經有兩個強大的部落,一個叫古部落,另一個叫壺部落。
古部落與壺部落比鄰而居,分界線是一條很寬的河。河東岸是壺部落,河西岸是古部落。河上有一座木橋,供雙方往來和交換物品。
某一年大旱,兩個部落開始爭搶水,一個壺部落青年往河對岸射了一箭,原本只想嚇唬一下對方,卻陰差陽錯地射死了古部落的長老。最終場面失控,橋變成了血腥的戰場,雙方都死傷了幾百人
就在雙方準備決一死戰的時候,某個大部落得到訊息,並且阻止了這場戰鬥。
這個大部落當時在嶺南威望是很高的,各部落都把他看成嶺南之主。大部落要求雙方不攻打對方的領地,否則他將站在被侵略的一方。雙方的祭祀燒掉了橋樑,同意停戰。但如果任何一方敢踏過河中線,格殺勿論。
一年後,大雨降臨,卻無法沖走兩個部落的仇恨。大部落的使者當時每年都來一次,希望能讓雙方和好,但每一次都失望而歸。
壺部落中有個男子叫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