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尊點點頭,述風人玄百川以訊息靈通聞名,這倒是和他的通道相呼應。只不過既然是如此,那應該發展的很好,為什麼會失敗呢?
玄百川看出了顧尊的疑惑,解釋道:“我所創的通道,本以為是靈通世間,周流天下無所阻塞。但慢慢卻變成了權勢的附庸,以出賣訊息獲得壯大。雖然這是一條發展之路,但和我內心創道時的信念相違背,因此我道心破損,大道已經是失敗了。”
“原來如此。”
顧尊聽懂了,這玄百川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他想在這樣的世界裡,完成一項近乎不可能,常人不能理解的資訊化技術革命。
可就是因為除了他自己以外,其他人並不能懂他的志向。而他自己又難以支撐起通道宏大的願景,導致未來和現在的極度矛盾,從而失敗。
原本是為全天下人造福的通道,現如今卻變成了高門大戶、達官貴人買賣訊息,牟取暴利的幫兇。
當然,顧尊和姜家都曾經是通道的受益者。但未來也可能是受害者。通道的本質已經喪失了。
到了這,顧尊也明白為什麼玄百川找到了自己。因為自己用傳音海螺所構建的體系,除了那些要打賞的花魁節目以外,還有關於農事節氣、近來天氣、說書唱戲等內容。
而這些廣而告之的內容,恰恰符合玄百川原本設想的天下通道的核心,那就是訊息靈通世間,周流天下,百姓獲知無所阻塞。
所以天下通道的本質其實還是儒家的那兩個字:教化!
顧尊見玄百川一身文士打扮,問道:“玄先生出身儒教?”
玄百川點點頭:“正是。佛爺不用擔心,您雖然斬了儒家氣運一縷,但我並沒有什麼感觸。因為我現如今已經不是儒道中人。其實人間創道者數不勝數,真正憑空自起的有幾個?大多數都是出身於儒道釋三家。”
這一點確實是實話。
儒道釋三大體系對於人族的影響已經不是用大小來形容,而是說本身就是人族的一種思維縮影。後面出現的諸多體系,其實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儒釋道三家的影響。
其中道門因為出現最早、歷史最久,影響力也最大。
比如出馬仙薩滿體系、香火封神體系、仙道體系都是受到道門體系的影響。甚至某些設定就是從道門神話中擷取出來的分支。
想要離開原本的大道,只有兩種辦法。第一種就是自己放棄大道,一切重修。另一種就是成為創道者,脫離原本的跟腳,創立更適合自己的大道。
朔州八奇之中,以顧尊知道的人來說,冥洛柳芷彌、遷墳人修睦都是出自道門,逐妖人盡無出自佛門,述風人玄百川出自儒家。
而從他們的各自創立的大道來看,雖然已經成為創道人,但各自的大道還是受到儒釋道三家的理論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柳芷彌的還願之法呼應了道門的太上忘情,遷墳人則是把道門中的旁門方術發揚光大。逐妖人一路蕩妖,是佛門金剛之怒。
而玄百川,則是擷取了儒家的“教化”二字核心,以通道的方式讓更多人開智。
顧尊心中一震,對大道的理解瞬間更勝一籌。
這些道理呼應的是冥冥之中的天地至理,別人告訴是不管用的,只有自己悟出來,才能有豁然開朗的頓悟之感。
“好,玄先生所言的,也是我所想的。”顧尊笑道:“我可以與玄先生合作,其餘別的內容都可以由玄先生把握,只有花魁唱曲的那一段,不可更改。”
玄百川好奇:“按理說以佛爺的神通,對於這些凡淫俗欲,不應該有所動。難不成佛爺修的是......歡喜禪?”
顧尊有種想吐血的衝動,自己像是一個花和尚嗎?還歡喜禪,真能想。
其實現在這個體系對於顧尊最大的幫助,就是把河陽城乃至朔州徹底的穩定在自己手裡。
現在的河陽城,已經是顧大佛爺的河陽城了!
顧尊雖然和玄百川合作,但是傳音海螺的體系還在自己手裡。只不過是把內容方面外包給玄百川而已。合作是看在有利可圖的份上,沒必要掏心掏肺。
於是顧尊解釋道:“教化也不是一日之功。雅到極致不風流,無淤泥焉有荷花?再高深的道理也解不了眼前的困惑。眾生皆苦,沒心思去鑽研至聖。因此大俗即大雅,先要俗不可耐,才有雅俗共賞。”
玄百川一震,起身對著顧尊微微行禮,說道:“佛爺大才,不愧是斬了儒家一縷氣運的才情。今日我才知道,為什麼之前我的通道不能成功。只因為我看到了教化之‘教’,卻忘了教化之‘化’的道理啊!受教了。”
顧尊微笑著點頭,心中則是無奈。
幹嘛啊你,我為了轉移話題所以胡亂說的,別這麼認真。這把我吹的都有些心虛了。
又聊了一些關於玄百川堂口的事情。因為已經有了顧大佛爺,小邪神兩位,所以玄百川只能排行第三。
玄百川沒有用述風人的名號,因為那實在太惹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