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準備完畢之後,任若瀾、淩紫玉一行便開始了返京之途。
很多百姓自發地來到城門之前,給他們送行。
“父老鄉親們,將來,我一定還會再回來的!”看著那麼多百姓前來送別,任若瀾心中無比激動。
經歷了黑衣死士圍攻諾拉城的慘烈一事,態度上,幾乎所有諾拉城的當地百姓對任若瀾、對大宇都有了很大的轉變。
尤其是任若瀾,他們是真心支援的。
至於大宇,在他們心中,則要稍稍往後靠一些了。
這次回京,也僅限任若瀾與淩紫玉,以及他們身邊的一些人,像秦公明、霍盛青、楚淮南等人,則被要求留守鳳藍天原。
畢竟,局勢才剛剛穩定下來,任天哲不可能同意他們這些重要人物現在回京。
任若瀾怎麼說也是皇子,而且在外面待了這麼久,還立了大功,待遇自然是不一樣的。
至於淩紫玉,乃鎮壓此亂的第二大功臣——至少,官方說辭是這樣——也得到了召令。
任若瀾畢竟是三軍統帥,手下的功勞都是他的功勞,所以第一功臣非他莫屬。
不過,在軍中,很多人都看得出來,要是沒有淩將軍,這場叛亂只怕還要持續幾年。
要說功臣,淩紫玉是第一功臣才對!
反正,駐守鳳藍天原的很多將士都這麼想。
當然,他們對任若瀾也是無比尊敬的,只是論功勞,他們覺得還是淩將軍的功勞要大一些。
對於是第一功臣、還是第二功臣,淩紫玉才不會將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呢!
再說,任若瀾與她,誰拿第一功又有什麼差別?
事實上,她也很樂意現在的這個局面。
怎麼說,她拿功勞沒用,但功勞對任若瀾在未來的發展上卻是很有用的!
所以,她真要在意的話,也是希望這個結果的。
他們這一路回京,護送的隊伍有兩萬人,而且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大部分都是十九字營的人,也就是淩紫玉的親兵。
其實,這場戰役打了這麼久,歷經了這麼多的艱辛與磨難,整支軍隊都是一體的,是不是親兵已經不再重要了。
“唉,還是有點不捨啊!”
終於到了說拜拜的時候,對於即將離開鳳藍天原,淩紫玉心中依依不捨。
不過,該玩的玩了,該看的看了,也就沒啥遺憾了,離開就離開吧。
說不捨,其實,也是不捨那些留在這片土地上的記憶而已。
城門漸遠,那些送別的人也隨之變得模糊不清,一切皆在遠去。
淩紫玉將目光從諾拉城的城門那裡收了回來,心中有不捨,也有期待,隱約中似乎還有一點點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