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對王致遠的理想進行了嘲笑,說:“你這種公子哥,生來就已經高人一等,去學什麼草莽之舉?實為可笑!”
經受這種待遇,讓王致遠非常傷心,同時更深刻的明白到,自己無法習武。
為什麼?
因為沒人教授,而作為當地士族的身份,讓王致遠更難以得到武林中人的承認,所以就顯得難以習得功夫。
自然,王致遠可以花錢去武館中學習,但那些,都是花拳繡腿!
對於這個,才只有十三歲的王致遠,是深深的明白。
所以,在經過白毛鼠的事件後,王致遠就老實下來。
被找到,並帶回家後,就乖乖的學文。
這,也是家裡人的期望。
學文也要花費大量的代價,而請來的先生卻並不如何高明。
真正的學問,被那些大族掌握著,並不輕易外傳!
而,王致遠是個聰明人,能看得出來,學文也無法讓自己走上高階,只能縮在文昭城,做一介地主。
不甘心!
嚴重的不甘心!!!
這樣,讓王致遠奮力學習,企圖有所突破。
學武的話,沒人領路,是難以有所成就的。
而,學文的話,至少王家還能請到先生,所以能領王致遠入門。
就這樣,王致遠進行了文學上的琢磨,企圖成為一介大儒!
他很喜歡別人叫他王大儒,就算只是恭維,也足夠了。
當然了,王致遠也明白,自己不是什麼真正的大儒,但當個假大儒,卻也足夠。
就算,那需要花費重金來維持。
以文昭城的一地而言,王家是處在巔峰的,有著足夠的錢財與糧食!
可以說,王傢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跟糧食。
甚至,遇到了災荒或農民的收成不好了,官府都要管王家借糧食。
如此地位,真是風頭無兩啊!
也是這樣的,所以在王致遠死後,王家才會被文昭城計程車族們盯著,要來分一杯羹。
使得王家夫人不得不讓自己的親女兒嫁給名聲不佳的慕容家大少爺,得以保全自己的地位。
其中,也是非常無奈的。
說起王家夫人,其實王致遠是不喜歡她的。
因為,這是父母安排的婚姻,而且還能算作政治聯姻。
王家夫人姓呂,出自書香世家,家裡面的,都是讀書人。
可惜,卻早就沒落了。
全家人,就住在一間不大的草屋中,每日的,呂氏的父親就依靠給人寫信為生。